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劉墉教育孩子30條

劉墉教育孩子30條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5 07:40:16

在信息時代并不發達的時候,作為80後的我,就在書店經常看到劉墉的育兒經。也是通過閱讀劉墉的《超越自己》、《創造自己》和《肯定自己》,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深遠意義。

劉墉教子有方,他的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女兒比劉軒小17歲,時隔近二十年,時代變了,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現在女兒劉倚帆去年已經幸福的走進婚姻殿堂,在沃頓商學院MBA畢業的女兒同樣出色的事業女性。看到白發蒼蒼的劉墉挽着女兒幸福的瞬間,豁然明白,這些年他對兒女的用心之深,那一封封家書,是寫給孩子們,也是寫給整個家庭的成長烙印。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1

2019年9月劉墉女兒婚禮

有幸在我大兒子12歲,小兒子3歲的時間階段,讀了是劉墉在女兒十歲時出版的一本寫給女兒的《劉墉家書:做個快樂讀書人》。

讓我們看到劉墉對女兒的細膩溫情,也讓同年齡段的家長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并不是隻呈現在大道理大是大非之上,而是在生活的每一處細節,在每一件大事小情處的轉折之處。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2

01、性格的教育:塑造彈性

“如果完全不逼她,她是不是一樣知道每天把功課做好?”

這讓讀者們家長們歡天喜地,如何不做虎媽虎爸,就可以教出出色的孩子?當讀完這本《劉墉家書:做個快樂讀書人》。我們才明白:教育,體現在處處細節之時,恰到好處又順其自然。

劉墉家裡突然來了很多人,五口之家變成了十四口人,家裡突然人員的增加這種情況,我們家裡可能經常會遇到。但是作為父母,即希望可以熱情款待親戚朋友,又希望孩子可以不耽誤功課,繼續保持平日的學習習慣。

因為大人也比較矛盾,經常對孩子也就放任自流,等親戚朋友走了,再讓他們收心學習。

但劉墉對女兒的教導方式完全點亮了父母們的智慧之光,他對女兒說:你将來可能出去住校、可能面對不同的環境,我們希望你能有最大的彈性,使用各種的狀況。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3

劉墉和女兒小帆

劉墉還講了他的兩次特殊時期的感受,小時候劉墉經常代表學校演講,他的老師訓練的方式很特别,帶他去學校福利社,很多學生買東西、吃東西的地方,讓他在當中正兒八百的演講。

隻為克服因為環境就分心,怯場的問題,後來劉墉受益匪淺,學會了即使在最吵鬧的環境,仍然保持冷靜。

這樣的經驗,日後劉墉在電視台工作,在吵鬧的辦公室和時間争分奪秒寫稿子帶給他很大的好處。

我們經常給孩子制造安靜平和的環境來保證他們的學習質量,但假如在意外或者特殊環境,會造成孩子們對環境的挑剔易怒。

如果借着家裡來客人的時機,教會孩子适應環境,嘗試在吵鬧的環境中保持冷靜,也是一種人生磨練學習,這是家長的大智慧,也是引導孩子思維廣義而非狹長的好時機。

02、挫折教育:保佑用功的人

劉墉是作家也是畫家,兩個孩子一路順利考上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學。學業有成必定成功大于失敗吧,但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起點越高的人,參加比賽越多的人,對挫折教育越重視。

劉墉的女兒參加鋼琴比賽,曲目準備的并不充分,但他還是給女兒大大的鼓勵,不管結果如何,比賽的過程還是要好好享受。

劉墉小時候就非常喜歡畫畫,每次的美術比賽都會參加,但是一直到高中都沒有得過一次獎,但依舊每次都參加,把比賽當做練習就行了,不要期望太高,就不會有精神壓力。不斷參加,不因為挫敗而失去信心。

女兒的鋼琴比賽出成績的那一天,劉墉和妻子特意把電話線空出來,等待舉辦方的通知電話。然而到睡覺時間,也沒有接到喜訊,女兒落寞的道了晚安。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4

劉墉為女兒寫了這封信,告訴她,來比賽的小朋友很多都要練琴6小時以上,如果每個人都拜同一個神,到底神會保佑誰呢?

當釋然,是會保佑那個比較用功的人。

每天六個小時和每天一個小時練琴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真的想拿獎,努力就可以了。倘若失敗了,就要祝福那個練的用功的小朋友接到獲獎電話,為他慶祝歡呼。

很多家長帶孩子參加比賽,失敗的孩子會受到父母的苛責,不夠刻苦、不夠努力,失敗是注定的。這種說法是過早的給孩子下定義,讓孩子心存内疚,越來越不自信。

假如可以客觀的對待比賽,客觀的探讨“平均用功時長”,客觀的告訴孩子做到什麼标準,就會得到什麼結果,那麼下一次比賽前,可以自己平衡一下努力程度。

成功或者失敗都隻是暫時的結果,關鍵是激發孩子學習的的原動力,能夠平衡賽事的水準。挫折常态,也是必經之路,隻有理解挫折,才會明白如何走向成功。

03、生命的教養:善待和約定

在《劉墉家書:做個快樂讀書人》裡,最讓我動情的幾篇文章,是劉墉對女兒有關生命的教育。這方面是在育兒書籍裡很難見到的内容,但對于人的成長來說,又是最可貴而被忽視的内容。

劉墉一直把母親在一起生活,母親91歲步履蹒跚,女兒才不到十歲,年齡相差懸殊的第一代和第三代,孩子對老年人有不理解和不耐煩。

在一個傍晚媽媽喊吃飯的時候,女兒快步跑回屋子,劉墉喊住女兒給奶奶拉着門簾,女兒嫌棄奶奶走的太慢,嘟囔着太餓,有些不耐煩。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5

劉墉寫了這一封信給女兒,講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中國諺語,娓娓道來人是如何變老,還細細道來老年人的種種心态,對兒孫的留戀和不舍,很多時候在我們嫌棄老年人的礙眼,但對于他們來說,隻希望多看我們一眼,每一眼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每個人都會變老,如此愛的爸爸媽媽也會變成老态龍鐘,伴着尿騷味,伴着磨磨蹭蹭。孝順是一代告訴一代的情感延續和理解,一個人是否懂得感恩和孝順,不是知識灌輸的結果,而是從小家庭熏陶的下意識習慣,行知确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這本書中有一封家書,叫做《當家裡失火的時候》是劉墉講給女兒的火災安全教育。但其實作為父母,我還真的沒有和孩子想過這個問題

假如家裡失火,在逃生後,沒有看到家人,該不該重新沖進火災現場尋找親人?

某一天,他特意指着對面人家的石柱對女兒說:“如果咱們家失火,你一逃出來,就要到這個石柱子等着,千萬别亂跑。”

這看起來是未雨綢缪,但一般父母很難想到,隻因劉墉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家着火,當時父母得知消息從外趕回來,沖進火光中去救睡在二樓的孩子,結果全部喪生。但其實孩子早就跑出來,正在街對面街角處。

這種新聞慘劇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大多刷到新聞,一看了之。但劉墉能夠想到第一時間和女兒接受别人的教訓,去提前交代好意外下的安排,這是一種理智的生命教育。

其實劉墉在13歲時家裡發生的意外也有關系,家裡突然發生火災,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許多珍藏的物品都被焚燒殆盡。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6

劉墉一家四口

“第二天回去,一大堆人把我們存下的一點點值錢東西都挖走、搶光了。”

有兩年,他們隻是住在一間“草房”裡——他母親在廢墟上頭蓋了一個小草棚。“住進草棚的第二天,母親燒了一鍋紅燒肉,我覺得是這輩子吃到最好吃的紅燒肉。”

這次的意外之災,也助力了劉墉的樂觀個性。

“我們可以把那醜惡的回憶化為一種美麗,把所有的傷痛化為一種毅力。物不經冰霜則生亦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惠不成,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的過往經曆,對生活的處處警惕,也許在合适的時機應該傳授給孩子,因為你不知道,某一的談話或者提前約定,在生命遭遇危險和變故時,有可能是拯救生命的唯一機會。

寫在最後

這本《劉墉家書:做個快樂讀書人》,通俗易懂,一個下午就讀完了。假如做到劉墉對待女兒的家庭教育程度,其實也不難,但正因不難,幾乎不需要任何知識點,隻需要用心、用愛、關注,才顯得普通父母的粗糙和差距。

人生處處是課堂,如果父母有心,不必去專門學習課程,能夠像劉墉一樣,在家裡,每一件小事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緒,并給予積極正向的交心指導。不必焦慮、不必陪寫作業大呼小叫,就可以耐心溫暖的陪伴他們做快樂的讀書人。

劉墉教育孩子30條(我對這晚來的女兒)7

作者介紹:榮榮

關注女性,賦能家庭。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系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