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八仙桌的典故

八仙桌的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9:02:45

文/

上個世紀以前,在江浙滬一帶的城郊、鄉村,上至達官貴人、士紳土豪,下至平頭百姓、凡桃俗李,幾乎家家戶戶的客堂間裡都會擺上一張“八仙桌”,盡管其用料不一,有錢人家用紅木的,布衣之家用雜木的,尺寸大小也略有差異,但都顯得方正、大氣、莊重,再配上八把椅子或四條長凳,八個人就坐,吃飯喝酒、品茗聊天,緊湊而不顯局促,穩重而不失親近,成為了當時最為常見、最多擁有的家當之一。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1

至于“八仙桌”這一高雅之名的來由,通常認為,因其可正坐八人,為讨好口彩,遂得其名。其實,有關“八仙桌”的來由,民間還口口相傳着一則精彩的故事——

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一時興起,準備數日後,在淩霄寶殿宴請道界各路神仙,暢談天下奇聞異事。而早已在神、凡間聲名鵲起的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曹國舅“八仙”自然而然在受邀之列。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2

上虞虞南風貌

收到三界至尊玉皇大帝的邀請,八位仙人不敢懈怠,互相約定在一座仙山腳下聚齊後一同前往淩霄寶殿。

到了赴宴之日,“八仙”陸續來到了仙山下的一塊平坡,一看時辰尚早,便點化來了一張石桌、石凳,還有茶水、點心。“八仙”自在蓬萊仙島共賞牡丹盛開美景并“各顯神通”渡海後,已許久未見,今日再度相逢在和煦的仙山腳下,清風送爽,滿目蔥郁,不由得心曠神怡。“八仙”圍坐在石桌旁,邊喝茶邊打鬧,暢叙幽情,插科打诨,好不自在。就在開筵時間将至時,方在張果老的催促下,戀戀不舍地結束“八仙”會,奔赴天庭。不過,由于走得匆忙而将石桌、石凳遺落在了山腳下。不久,有一位采藥翁到仙山采藥,不經意間發現了“八仙”留下的石桌、石凳,越看越覺得這石桌端莊大方、樸素清雅,好生喜歡,便花了大價錢請來了八位莊稼漢,想将石桌運回自己家中。不料想,石桌的四隻腳直插地下就像生了根一樣,八位壯漢使盡了吃奶的力氣,也無法将這邊長僅三尺稍許的石桌挪移毫厘。拿上鐵鍬往地下挖,挖了三天三夜,石桌的四隻腳仍不見頭。再用鋼釺、鐵錘鑿打,又是三天三夜,四隻石腳上竟然未見點滴鑿打痕迹。不得已,采藥人隻得請了一位技藝高超、遠近有名的木匠,到現場按石桌的尺寸、樣式畫好小樣,回家後用上好的木料仿制了一張與石桌一樣的桌子。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3

上虞南南風貌

不日,有一老道士雲遊四海途經此地,遠遠望去,似有八股仙氣彌漫着整個小山村。老道士循源走進了采藥翁的家裡,當見到客堂間中央擺放的這張仿制的桌子時,不由得舌挢不下、啧啧稱奇,特别是在聽得采藥翁講述的離奇過程後,斷定這張桌子雖已是用木頭所制,但依然殘存着“八仙”之氣,當稱“八仙桌”。其後,“八仙桌”一傳十、十傳百,成為了江南一帶農家最多定制的桌子樣式。 在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的擺設和坐法曆來有一定的講究。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4

上虞虞南山區風貌

在尋常日子裡,在大部地方,“八仙桌”的木闆拼縫應與房屋房梁的走向一緻,而在小部分地方,則認為應與客堂間大門進出的方向保持一緻。但當用作供桌,拜年夜、拜冬至、拜清明、做周年等,以及祭神活動時,“八仙桌”拼縫應與房梁走向或大門進出方向相垂直。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5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6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7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8

八仙桌的典故(浙東上虞農村八仙桌)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