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高的學位相關的知識點?一個夏日清涼的日子,一間充滿陽光的課堂,我站在講台上,面對着衆多師生當一束束目光像清晨第一縷柔和可愛的陽光透進我心靈的窗戶時,我便意識到自己的天職,開始我生平第一次講述立德樹人的故事;當一件件發生在校園裡平凡的小事觸動我的靈魂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故事的主題——不讓人格成為缺失的學位,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格是最高的學位相關的知識點?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一個夏日清涼的日子,一間充滿陽光的課堂,我站在講台上,面對着衆多師生。當一束束目光像清晨第一縷柔和可愛的陽光透進我心靈的窗戶時,我便意識到自己的天職,開始我生平第一次講述立德樹人的故事;當一件件發生在校園裡平凡的小事觸動我的靈魂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故事的主題——不讓人格成為缺失的學位。
有一年秋天,新學期伊始,一個外地來的孩子背着大包小包走進美麗的青海大學校園,帶着行李排隊辦理入學手續,實在是個累贅,他又不知所措,這時正好一位教師模樣的人走來,這位學生就拜托他替自己照看一下行李,自己便可輕裝辦理手續,這位教師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這位教師始終在盡職盡責看守行李,從未離開一步。學生歸來,深深謝過,兩人分别。新學期第一堂課開始了,這位年輕的學生驚訝地發現,講台上站的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師。我不知道這位學生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在我聽過這個故事之後卻強烈地感覺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
人格源于對教育的真實迷戀。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必定風雨兼程。帶着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尊敬和向往,帶着青春的夢想和蓬勃的激情,一切瑣事,一切雜念便要遠離。教書育人,就在方寸之間、瞬息之時,灑一片愛心、一片癡情,“與人玫瑰之手,曆久猶有餘香”。人格的故事在青大校園裡繼續上演。
多少個日夜,有一對老人的身影總在我腦海中萦繞。老先生姓徐,大家習慣地稱他“徐電工”。他是學校裡的一名退休職工,雙目失明多年,老伴也是學校的一名退休職工,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他們卻在校園裡演繹了一個“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拐杖”的感人故事,彼此互相扶持、不離不棄,生活平淡而幸福……
“徐電工”夫妻平凡地生活着,淳樸善良,彼此忠誠,一起用堅韌的雙肩挑起生活的重擔,用無私的愛撫養兒女長大。他們的家庭生活是和諧的、美滿的。在子女眼裡,父母是平凡的,卻也是偉大的,他們的人生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平淡。或許他們不懂浪漫,甚至不懂愛情,但他們的人生卻過得如此從容、美滿。我無數次地思考,也無數次想尋找他們相守一生的真谛,現在,終于明白了,支撐他們不離不棄、一路走過的正是偉大而平凡的人格。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學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依據,任何章程和綱領,任何人為的管理機構,無論他們設想得多麼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沒有教師給學生以個人的直接影響,深入到學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教書者須先自教,育人者必先育己。要做好立德樹人的大文章,首先要注重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完善自身人格至關重要。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将青年學生“學知(learning to know)”“學做(learning to do)”“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作為教育的4個支柱,其中2個支柱(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人)均與教書育人密切相關,“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教會學生有愛心,教會學生和同學和睦相處、樂于助人、關心他人,“學會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
崇高的教師人格對于促進學生的心靈成長來說是無價的,教師如果能在教育教學中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效應,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學生的心,學生就會自然生成對教師的仰慕之情,心甘情願地接受教師的教育。(郭永發)
《中國教育報》2017年07月31日第3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