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夜景豈非三言兩語就能言明說透?如果非要概括成一句話,不妨這樣來小試一番:
碧蔭如陳酒的河水中倒映着六朝煙雨的濃重,雕镂柔膩的畫舫上載不動隔江歌女吟唱的情愁,舊時王謝的古橋下來往穿梭着古今絡繹不絕的遊客,在這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畔,燈月交輝不止,笙歌斷了又續。
這句話是如何得來?了解秦淮河的人或許一看便深知其中意味,着實可謂生動貼切,文采斐然,簡直不要太美。然而還有很多人不太了解秦淮河的夜景,在此就此句的含義稍作解釋。
曆史的厚重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這一六朝古都,就是秦淮河的流經之地。曆史上的南京幾經風雨,秦淮河也在曆史的浪潮中跟随着一起沉浮。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有言:“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詩人對曆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也是秦淮河對曆史的見證。世人或許可以試想,當唐朝日益繁盛的時候,秦淮河就安卧在那裡,當唐朝日漸衰敗的時候,秦淮河還是安卧在那裡,從沒有盛唐開始直到世界上再沒有盛唐,秦淮河依然安卧在那裡,靜靜地目睹着這一切,秦淮河夜景依舊,好似變了又變,卻始終又沒變。
今人的吟詠
說到秦淮河的夜景,不得不提到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與俞平伯同遊秦淮河夜景時所作的散文《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在作者筆下,秦淮河的水是“六朝金粉所凝”,那漾漾的柔波,“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紙醉金迷之境”;秦淮河的船“窗格雕镂頗細,使人起柔膩之感”,在船上看華燈映水,畫舫淩波,作者也不禁覺得這船是“曆史的重載”;秦淮河的歌女坐在艙前,眩人眼目,作者雖幾次三番“閉門謝客”,但這貫穿曆史的歌姬們的歌聲,卻仍然讓作者感到局促不安。作者遊完了秦淮河夜景之後,棄船上岸的感受如同從夢中醒來,“我們心裡充滿了幻滅的情思”。這就是今人對秦淮河夜景最好的吟詠吧。
遊人不絕
不管秦淮河經曆了多少歲月的洗禮,不論秦淮河的夜景還要光照多少遊客的身影,今日的秦淮河依舊遊人如梭,來往于古橋岸邊。在這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畔,燈月交輝不止,笙歌斷了又續。
以上就是關于“用一句話概括秦淮河的夜景”這個主題的寫作思路,你覺得如何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