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17年08月23日 06:20:09
農曆七月初二 星期三
終于出~伏~了~!
and又到新節氣了!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
也是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
——處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即将過去。
黃巢的詩生動描摹了這個節氣——
“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浙江、江西、江蘇等地的高溫或将持續到8月底。
對于江淮、江漢一帶來說,
自從進入立秋以後就很少達到35℃以上了,
現在出了伏反而又迎來大範圍的高溫天氣……
反倒是華南地區,受台風“天鴿”影響,
今明兩天将逐步退出高溫的行列。
這兩天,福建、廣東一帶的高溫率先退場,
像是廣州,最高氣溫從37℃降至32℃上下了。
到了明天,廣西也将解除炎熱。
不過,猛烈的“天鴿”接近登陸時,
威力陡增,
今天上午07時,已經加強為了“強台風”,
中央氣象台發布今年首個台風紅色預警。
預計,“天鴿”将于今日(23日)中午前後
在廣東珠海到陽江一帶沿海登陸,
(40~48米/秒,13~15級,台風級或強台風級)
廣東等地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多加防範,注意安全!
繼續說回處暑節氣,
總的來看,處暑期間呈現了這樣的天氣特點:
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
降水少,空氣濕度低。
在這樣的環境下,
人容易出現口鼻幹燥,咽幹唇焦的燥症。
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過涼。
PART-1:大暑節氣的特點
Part1:處暑三侯都是啥?
我國古代将處暑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說的是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并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
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
“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了。
part2:處暑節氣的氣候特點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逐步南撤,
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面上。
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早晚似乎能感受一絲的秋涼,
但晌午時分依然飽受着高溫天氣的煎熬,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高溫傷人,卻養瓜果,
這時候的葡萄等各類瓜果到了豐收的時節,格外甜美。
氣溫總體下降
處暑節氣,全國各地氣溫普遍開始走低。
白天很熱,而早晚卻比較涼爽。
以華南地區為例,
處暑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
而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一場秋雨一場涼
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往往隻是東北和西北地區。
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
若空氣幹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
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
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
每每風雨過後,特别是下雨過後,
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
下面,
我們來看看這個節氣的一些習俗和生活提示!
1. 處暑天氣的民間習俗
習俗1:踏秋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習俗2:處暑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着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習俗3:開漁節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是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這一時節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2. 處暑節氣養生提示
一、保護陽氣,防止受涼。“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白天隻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潮熱留在房内的濕濁之氣。
二、飲食上宜溫補。臉無痘、面不紅者可适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适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面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喜歡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斂。
三、情緒主“收”。在時令轉變中,要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保護生機元氣。因此,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郁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
作者:一多 氣象編審:卞赟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台、二十四節氣生活、中國興農網,百度百科等
視頻來源:中國氣象局 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圖片來源: 中國天氣網 百度圖片綜合
責任編輯:張小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