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孟子日課155

孟子日課155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11:07:40

孟子日課155(孟子日課003五十步為什麼不能笑百步)1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内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内。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上03》)

孟子日課155(孟子日課003五十步為什麼不能笑百步)2

梁惠王向孟子訴苦:

寡人治國,可謂是竭盡心力了,河内發生饑荒,河東收成好,就使河内百姓中年輕力壯的都移居到河東;而将河東的糧食轉運到河内,來贍養那些老幼不能遷移的。河東鬧饑荒時也是如此。看看鄰國之政都不如寡人用心,他們的百姓應該離開鄰國而到我們國家來才對。可如今,鄰國之民不見減少,寡人之民也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

梁惠王的這種做法,隻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标不治本。況且,給百姓以生存權,是為政者分内之事,梁惠王卻将其作為自己的恩惠,這有點自欺欺人了。 《集注》曰:

寡人,諸侯自稱,言寡德之人也。河内、河東,皆魏地也。兇,歲不熟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

孟子并沒有馬上反駁,而是就其所好打了個比方:

兩軍鼓聲督戰,短兵相接,勝敗既分,失敗的,抛棄甲胄,拖着兵器,脫身而逃。有的跑了一百步後停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來。以五十步笑百步,怎麼樣呢?

孟子日課155(孟子日課003五十步為什麼不能笑百步)3

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語。為什麼是五十步笑百步,而不是六十步笑一百二十步或其他呢?這就涉及到春秋時的戰争規則。易中天《青春志》言:

第一,不斬來使。時節無論職位高低,任何時候都神聖不可侵犯。

第二,不以阻隘。就是不在險隘的地方阻擊敵人,一定得在開闊地帶堂堂正正決戰。

第三,不鼓不成列。就是對方陣勢擺好之前,另一方決不能擊鼓進軍。

第四,不重傷。就是格鬥的時候,不能讓同一個人重複受傷。如果對方已經受傷,不管傷在哪裡,都不能再來第二下,應該讓他回去治療。

第五,不擒二毛。就是不能俘虜花白頭發的人,應該讓他回去養老。

第六,不逐北。就是敵人敗退了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為限。

所以在春秋,雙方交戰比出勝負即可。根據第六條,五十步可以笑百步,因為你跑五十步就安全了,為什麼還要跑一百步呢?但是在戰國,雙方交戰是要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該規則失效。

孟子身處戰國時代,他的意思也就很明顯:兩人都是敗走,其性質一樣 , 隻不過跑五十步的還沒到一百步而已。

梁惠王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糾結于移民的問題。 孟子也就無需多說。角逐如此激烈的戰國,隻是小恩小惠,如何能招攬到人才、留住人才?得要大手筆才行。《集注》言:

此以譬鄰國不恤其民,惠王能行小惠,然借不能行王道以養其民,不可以此而笑彼也。

孟子日課155(孟子日課003五十步為什麼不能笑百步)4

孟子隻通過一個比喻就将話語權抓到手裡,不服不行。姚永概言:

譬喻,亦是文章中一大法門。用之最多且妙者,莫如《戰國策》及諸子書,五光十色,令人目眩心折,如白地錦上,添出金碧采。能得此法,文章乃有真精神,決不枯寂。

然有一句之譬喻,有雙排之譬喻,有連疊之譬喻,有整段之譬喻,有全篇之譬喻,《孟子 》七篇,大緻已備。

本章“王好戰 ”一段,即是整段譬喻。今之打比方之最妙者莫過于錢鐘書之《圍城》,大家不妨學習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