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形成條件: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擡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面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濕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擡升。如此循環,形成正反饋,即第二類條件不穩定(CISK)機制。在條件合适的廣闊海面上,循環的影響範圍将不斷擴大,可達數百至上千公裡。
由于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緻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産生摩擦,由于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旋轉),由于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台風和台風路徑。
以下為人教版高一地理書第一冊的描述:
在海洋面溫度超過26℃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面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這樣近洋面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後形成了台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