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問界作為一個全新品牌完成了超7.5萬輛的優異銷量,獲得了市場的充分認可,但這還不夠,因為同樣以增程動力起家的理想汽車,在2022年銷量超過了13萬輛。可能站在理想汽車的視角,整個車市或許真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理想汽車之所以如此暢銷,最大的原因就是其精準的定位。以理想ONE為例,在問界M7推出前,一度是40萬元内唯一綠牌且無續航焦慮的大6座中大型SUV。而在問界M7推出後,理想卻全面進化,推出了L9和L8,優化掉了三缸增程器以及不那麼高級的麥弗遜前懸,并加入了空氣懸挂。所以同樣搭載麥弗遜前懸的問界M7顯然已經無法與之匹敵了,難道就沒人治得了理想了?我們可以把懸念留給即将到來的問界M9!
設計無需繁雜,大就完了
從問界M9諜照的前臉看,盡管僞裝度非常高,但我們也能從此前曝光的信息中推測出問界M9應該會采用上下雙格栅設計。新車的車頭厚度也明顯增加,格栅上方相對突出,造型應該與問界M7有很大區别。大燈部分雖然露出了燈帶造型,但很可能并不是最終的形态,畢竟它太像馬自達了。
從側面看,巨大的D柱側窗是最醒目的特征。雖然都被僞裝貼紙覆蓋,但這個尺寸是蓋不掉的。老實說這麼大的D柱側窗總讓人聯想起許多北美的大型SUV,它們往往是對應車企的大尺寸皮卡“加個蓋”,例如豐田紅杉和林肯領航員。但總歸有一條是不變的,那就是它們都非常巨大,這對中國市場而言,顯然是利好。
至于問界M9的車尾,看不出設計細節,但從平直的車頂尾部線條可以推斷,它的第三排空間應該很有保障。這樣中規中矩的車尾讓人倍感舒适,這種實用取向的大型SUV就應該這樣規規矩矩,不玩花活赢一半。
内飾保持高水準即可
内飾方面,目前諜照還看不到中央扶手區域的樣子,預計會采用家族化設計,方向盤也沿用了問界M5和問界M7上的兩幅式造型。中央顯示屏的尺寸顯得很大,可能會超過現款問界M7。本身問界在售車型的整個内飾的做工用料非常頂級,堪比百萬元級豪車,相信問界M9應該會做得更好。
空間方面,官方暫未給到詳細數據,但從外觀可以看出問界M9比問界M7大了很多,應該也是與理想L9一樣,定位大型SUV。其軸距相比問界M7的2820mm應該也會有不小的提升。至少從諜照的第二排空間看,空間非常寬敞。
動力無需提升,懸挂必須升級
動力方面,新車預計将繼續搭載問界M7同款的1.5T增程系統,這台四缸增程器采用深度米勒循環技術,壓縮比高達15:1,配合高EGR廢氣利用率,油耗和動力兼顧,相比理想L9的1.5T增程系統,在技術上占據優勢。
但問界M7在面對理想L8的時候,麥弗遜前懸和沒有空氣懸挂是機械方面最大的不足。問界M9似乎準備在這方面追趕一下理想L9。從諜照上看,新車很可能采用空氣懸挂,并且底盤件的顔色如果不是有意漆成金屬色,那鋁合金使用率應該有驚喜。前懸也很可能會換成更符合級别的雙叉臂,如若如此,問界M9對比理想L9就不會在硬件層面吃虧了。
起步40萬元内能戰理想L9我們在前文中分析了問界M9的靜态産品力,與理想L9相比,它的動力總成是自産的,所以有一定優勢,尺寸和空間方面預計至少能拼個有來有回,懸挂形式和底盤材質方面也很可能會很快趕上,再加上華為的品牌力背書,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價格了!
參考28.98-37.98萬元指導價的問界M7,同品牌的M9顯然會更高一檔,所以問界M9的起步價應該會略低于頂配的問界M7,可能在35萬元左右,主銷的四驅高配車型在40-45萬元左右合理。屆時,一些沒有四驅或性能需求的用戶,就可以選擇後驅車型并省掉大幾萬元,而高配的四驅車型隻需在性能和配置方面發揮一下後發優勢,即可對理想L9造成足夠的威脅。
《車壹圈》觀點:圈哥一直覺得AITO在推出第一款産品的時候,就應該做一款大尺寸SUV直接對标當時的理想ONE,并憑借四缸增程器和全鋁底盤的硬件優勢和華為的品牌力優勢分食這個細分市場。直到問界M7的推出才算是達到了這個目的,但随着理想汽車的全面升級,問界M7則陷入了尴尬局面。要想破局,問界M9就成了關鍵,産品定位不擅長沒關系,好好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加上華為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去對标理想這樣會做定位的對手,或許是AITO最有效率的出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