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也叫番薯,原産于南美洲,于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在我國的栽培曆史僅僅500多年。紅薯産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适應能力強,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在餐桌上深受人們喜愛。
紅薯在我國南、北各地廣泛栽培,但是很多人在種植紅薯時會出現薯塊個頭小、産量低、蟲眼多等現象,導緻紅薯的産量和品質嚴重降低,那麼如何才能種出個大、産量高的紅薯?
紅薯如何高産種植?老農教你4招,紅薯個大産量高
一、嚴格選擇土壤
紅薯的高産栽培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土壤過于粘重不利于根系的呼吸,不利于薯塊的充分膨大,有句老話叫“澇窪地種紅薯,十茬九茬瞎”,因此我們要把紅薯種植在不宜積水的地塊上。
其次,土壤過于闆結或者土壤過于粘重都不利于地下薯塊的充分膨大,因此我們要把紅薯種植在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土質疏松、孔隙度大的土壤上,在這樣的土壤上種植紅薯往往能獲得較高的産量。
特别注意:有句老話叫“高壟結大薯”,說的意思是紅薯宜采用高壟栽培(壟高大于20公分),高壟栽培除了可以防止紅薯受澇外,還可以提高土壤晝夜溫度差,非常有利于光合産物的積累,紅薯的個頭會長得更加大。
二、科學施肥
老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紅薯是一種生長周期很長的作物,從薯苗扡插到地下薯塊采挖需要5個多月的時間,隻有充足的養分供應才能激發紅薯的增産潛能。給紅薯施肥有3點一定要注意:
1、不要偏施氮肥。紅薯是典型的喜鉀作物,鉀肥對紅薯的産量影響很大,因此我們在給紅薯施肥時切記不要“偏施氮肥”,偏施氮肥很容易導緻紅薯莖葉旺長,會出現隻長莖葉而不結薯塊的現象,紅薯的産量會嚴重降低。
2、底肥要多施農家肥。化肥養分單一,且不能改良土壤,而農家肥不僅養分齊全、肥效長,而且農家肥還能改良土壤,能使土壤變得更加疏松,用農家肥種出的紅薯,無論産量還是口感都會更加好。
但是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後才能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不僅容易引起植株燒根,而且還容易導緻地下害蟲滋生,薯塊容易長蟲眼,因此種植紅薯時一定不要施生肥。
3、不要施含有“氯”元素的肥料。紅薯是一種忌氯作物,當土壤中氯離子的濃度過高時,就會抑制澱粉的合成,紅薯的産量和口感都會降低。因此種植紅薯時我們不要施氯化鉀、氯化铵等含“氯”的肥料。
那麼紅薯該如何施肥?在移栽紅薯苗時我們可以結合整地每畝追施2000公斤農家肥、40公斤三元複合肥做基肥(有條件的話再增施100公斤草木灰,增産效果會更加好);當紅薯苗扡插15天後,我們可以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或者稀糞水1000公斤,以做提苗肥;當地面出現裂縫時,我們可以順着裂縫每畝追施硫酸鉀20公斤,以促進地下薯塊快速膨大。
在紅薯地下塊莖的膨大期,我們還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4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以顯著的提高紅薯的産量。
三、紅薯翻藤
紅薯的藤蔓在生長的過程中會長出很多不定根,這些不定根會與紅薯的主根争奪水分和養分,不利于主根養分集中供應給薯塊膨大。此外,這些不定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養分還會導緻紅薯植株旺長,因此在紅薯的生長期我們一定要進行翻藤。
采用高壟栽培的紅薯,我們在翻藤時可以把薯藤從壟的左邊翻到右邊,把薯藤從壟的右邊翻到左邊,以此來破壞植株的不定根。紅薯第一次翻藤宜在8月初進行,間隔20天後我們可以再進行第二次翻藤。
四、适期采收
老話說“谷雨栽上紅薯秧,一株能收一大筐”,說的就是紅薯最早可以在谷雨前後移栽,此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紅薯扡插得早有利于薯塊充分膨大(生長周期長),對紅薯産量的提高很有幫助,因此在農村有“紅薯沒有巧,隻要插秧早”的說法,
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紅薯在溫度滿足的條件下,扡插得越早越有利于高産,同樣的紅薯收獲得晚可以讓薯塊充分膨大,同樣有利于高産。紅薯怕寒,經霜地上部分會枯萎死亡,紅薯采收過早不利于産量的提高,采收得過晚容易遭受凍害,霜降節氣是采挖紅薯的最佳時機。
總結,種植紅薯有方法,隻要我們掌握以上4點,就能輕易種出個大、産量高的紅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