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看到長跑的人群,心裡癢癢的,好想再來一場全馬。想起2年前完成的那場全馬,42.195公裡,酸爽。沒有跑過的人,很難體會其中的滋味,那不僅是身體上的挑戰,更是一種意志的挑戰。
馬拉松對于人生到底意味着什麼?翻開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希望能給我們帶來一點觸動和共鳴。
一
長跑考驗一個人的耐力,能不能堅持下去,關鍵就在體能的分配。槍聲一響,随人流沖了出去,前幾公裡倒是痛快,之後卻嚴重掉速,體能提前消耗殆盡。
在跑馬拉松時,找到自己的節奏,就是馬拉松配速跑,是按自己的能力評估出來的配速,按照配速跑才有可能跑完全程。
不看别人,找到自己的節奏,持之以恒,其餘的就交給時間吧。
二
人的身體是聰明的,總能找到并适應最舒服的狀态,就是習慣犯懶。長跑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長期保持一種配速跑後,有氧能力止步不前了,很難跑得更快,身體已經适應了。
怎麼沖破障礙?在平時插入一些間歇跑,用短時高強度的間歇刺激身體,告訴身體我還行。訓練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你能跑得更快、更久了。
在适應了新的配速後,你需要重複刺激,不斷挑戰身體的惰性。
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在人生的馬拉松上,你一直在路上,挑戰昨天的你,别停下來,享受跑完全程後的那份自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