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宋代宰相争妻

宋代宰相争妻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17:24:53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

哈喽,大家好,我是馄饨,都說人生有四大樂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一般情況,這幾件樂事,隻要發生一件就足以讓人欣喜若狂了。可在北宋這個神奇的朝代,“洞房花燭夜”和“金榜題名時”竟然是同步進行的。

想知道具體是什麼原因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北宋“榜下捉婿”的社會風俗。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2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3

現代生活節奏快,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賺錢,一不小心就忽略了終身大事,導緻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成家立業,這樣的人通常被貼上“剩男剩女”的标簽。

在大衆印象中,“剩男剩女”聽上去可能不太好聽,所以家裡父母也十分着急地要給孩子安排親事,但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這樣的人卻是婚姻市場上吃香的單身貴族

尤其科舉考試放榜的那天,一旦有“剩男”榜上提名,立馬就會被富貴人家五花大綁回家做女婿,甚至七十歲的老人也不例外。

什麼?你不信?那我們先來在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尋找一下線索。

我們都知道,古代科舉考試的學生是要上京趕考的,他們往往會住酒店或租房子。

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一位王員外家開了私人酒店,在酒店二樓,還可以看到入住的學生晚上點着蠟燭讀書備考。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4

根據專家研究,當時有一位來自河南的學生,到汴梁來考試,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

和大多數考生一樣,這位河南考生也十分緊張考試結果,期望着能夠金榜題名。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焦急等待,河南學子終于在放榜那天得到了好消息,他考中了。

正要激動地振臂高呼時,突然一群人向他跑來,人群中還有人對着他大聲嚷嚷道“相公,我們員外有請。”說完就簇擁着這位考生,強行把他帶走了。

途中,沒想到又有一波人也沖了過來,兩群人互相争搶這位學子,學子驚慌地掙紮,但無法掙脫,隻能被其中一群人帶到一個大戶人家。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5

大戶人家的老爺緩緩來到學子面前,和顔悅色地說:“這位公子,我膝下有一小女,貌美如花,傾慕公子已久,願嫁公子為妻,不知公子願意否。”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年輕學子才明白原來自己是被榜下捉婿了。

鎮定了一會,學子對着老爺深鞠一躬,恭敬地回答道:“在下出身寒微,承蒙愛女厚愛,但家中已有糟糠之妻,嫁娶之事還需與妻子協商。”

其實話說到這份上,這位年輕學子就是在委婉的推脫了,看熱鬧的其他人都紛紛散去,這位大戶人家的老爺也隻好心疼地放了他相中的女婿。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6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7

其實以上這個案例,真實地再現了北宋時期特有的榜下捉婿這樣一種社會風俗。

文人科舉中舉以後,皇榜之下,達官貴人、富商大戶們紛紛一早就聚集在一起,希望通過聯姻的方式争相選擇這些新科進士做女婿。

這是因為自從宋太祖趙匡胤看重讀書人後,各代皇帝也是以身作則掀起一股席卷全國的讀書熱潮,宋真宗趙恒還寫了首有名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顔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8

這首詩的意思是:

想要改善家庭環境的話,不需要購買肥沃的土地,書中自然有生财的方法,滿腹學問自然不缺吃穿。想要安居樂業的話,不需要住富麗堂皇的房子,讀書可以增長見識,書中自有黃金打造的房子。出門不擔心沒有仆從,讀書做官可以享受車馬的簇擁。娶妻不擔心無人說媒,功名傍身自然不缺美人。所以想要實現平生志向,趕緊勤奮地在窗前讀書吧。

頭懸梁錐刺股地寒窗苦讀,卧薪嘗膽數十載,一朝金榜題名就能達則兼濟天下,一展鴻圖抱負。其中科舉考試就是一道選拔人才的重要關卡,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的讀書人就很有可能晉升宋代的核心統治階層。

而民間的達官貴人和富商雖然家财萬貫,但他們更希望能獲得政治上的庇佑,以此來保證家族長久的繁榮昌盛,所以才越來越相中這些榜上有名的學子。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9

《清明上河圖》中也有這樣一個場景,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年輕人熱衷科舉考試的盛況。

我們在畫中可以看到,房檐底下,有一個老人好像在對一群讀書人講述着什麼,有些人猜測這個老者是在算卦,讀書人比較擔心自己是否高中,所以聚在一起讓老者蔔上一卦,畢竟算卦在宋朝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

也有其他人猜測,這位老者也有可能是在做考前輔導,就像我們現代考試之前的一些押題專家。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0

不管怎麼樣,一旦讀書人考中進士後,就可以直接進入官場曆練并委以重任,升遷的速度和級别就像乘坐火箭一樣快速。

所以,宋朝的高級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真真是“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1

小時候我們看過的戲曲《包青天鍘美案》中,渣男陳世美在老家早就已經有妻子和兒子,後來高中進士後,被皇帝榜下捉婿。他自己也因為要追求榮華富貴,有意隐瞞了自己以前的婚姻,娶了皇帝的女兒,做了驸馬。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2

但北宋時代,像陳世美這樣的案例其實并不多見,大部分讀書人都将科舉作為遠大目标,甚至發下誓言,不及第不成家。

但進士及第屬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是一兩年就能達到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的婚姻就一拖再拖,拖成了剩男。

據記載,當時杭州有個讀書人,好不容易就及第時已經年逾古稀;宋高宗的時候,也有一個叫陳修的人,七十三歲才中進士,之前一直單身。

不但男生容易被拖成剩男,甚至女生也很有可能被拖成剩女。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3

宋代社會,文人地位非常高,女生也樂意選有才學的人作為自己的如意郎君,如果一直沒遇到這樣的人,很有可能就把自己熬到了年紀很大還沒有嫁出去。

甚至有些女生立志要嫁給進士,但每一年錄取的進士名額畢竟有限,經不起這麼多人争來搶去,所以很多人就不考慮家世、背景、相貌甚至年齡等因素,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

當時一個名叫韓南老的人考中進士後,有很多人來向他提親,他沒有拒絕,并做了一首詩:

“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是的,這位韓南老已經七十三歲了,隻要中了進士,即使七十三歲也不愁沒媳婦。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4

而那些沒有如願嫁給進士的女孩子,就這樣年複一年把自己等成了剩女。從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女孝經圖》,我們也可以一覽宋代女性生活圖景,她們或坐、或立、讀書、聊天、紡織,做女工……生活也可以被安得很是精彩。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5

宋朝風俗如此,很多我們熟知的文化名人也不能免俗,許多大文豪都曾經被榜下捉婿過。

據記載,宋真宗時,一名叫範令孫的學子幸運登科,宰相王旦立即将女兒嫁給了他;宋仁宗時,才華橫溢的歐陽修剛剛及第就被榜下捉婿,成了翰林學士的女婿;宋神宗時,宰相王安石也來湊熱鬧,近水樓台将學子蔡卞招為女婿。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6

其實呢,當時文武百官是非常樂于打聽這些科舉士子的消息的,包括哪些學子有可能及第,哪些學子在政治上有發展前景,同時又沒有婚配的,早早就提前定好了心中的女婿人選。

總的來說,婚姻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婚姻風俗也反映出整個社會的喜好,北宋就這樣成了讀書人的黃金時代,他們在婚姻中占盡先機,将文化基因代代相傳,賦予宋朝獨特的文化魅力。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7

宋代宰相争妻(七十歲大齡剩男也吃香)18

那麼今天關于宋朝的“奇聞異事”就講到這裡啦,馄饨愛語文,每一個文字都嚴謹認真,謝謝你的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