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在在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擁有自己國家區别于其它國家的國旗和國歌,尤其是國歌,代表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整體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風貌。
就比如我們國家的國歌,悲壯中又十分激昂,體現出了偉大的中華民族英勇抗擊外來侵略者、保家衛國的民族風貌,和自強不息、希望祖國強大民族精神。
而跟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着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的國歌,日本的國歌其實也不是很長,但翻譯成漢字,我們才開始明白日本人到底是在表達一個什麼意思。
公元前世紀,日本的出現日本作為和我國是隔海相望的近鄰,在我國曆史上也有很多文字記載着和日本發生的一些往來,比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學,還有明朝幫助朝鮮抗擊日本的侵略等等。
一直以來日本在我國老百姓的心中都是一副猥瑣、卑鄙的形象,而我國古代的曆代統治者也非常看不起日本,稱日本為倭國,意思十分明了,就是說日本是矮子國。
那日本到底是什麼時期開始出現的呢?日本的出現其實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60年左右,我們知道當時我們國家正值春秋時期,也是處于一個文化融合與發展的時期。
相傳在那個時期,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為了造福一方子民,建立了一個小國家。不過這隻是日本人自己的神話故事裡的情節,并沒有得到具體曆史或者是文物的印證。
但史書記載,日本這個國家的建立是吸收了當時很多地區遠渡重洋的人們,大家一起生活勞作,最後才建立起來一個小國家,也是被稱作為大和民族。
在公元二百多年左右的時候,大和民族發展壯大,所擁有的土地越來越多,這才正式在真正意義上統一了日本島,當然了,是不包含島外的一些小島嶼的。
千年以來,日本的發展日本剛剛出現的時候,是非常弱小的,而當時他們聽說了我國非常強大後,就投來了尊敬和羨慕的目光,特别是在唐朝的時候,從日本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來學習我國文化。
當時我國的地位在日本人的心中是非常高的,幾乎是隻要留學我國的人,回去之後都會被委以重任,手握大權。
而日本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中,其文化也有着和我國相似的地方,特别是語言文字,都有着我國漢字文化的痕迹。
在1867年日本的明治天皇繼承大位,掀起了日本向西方學習的改革之路。他們現實推翻了幕府的腐朽封建統治,建立了仿照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随後在不斷的改革中,日本的國力與日俱增,其國際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曾經我國在他們眼中是高高在上的,但後來甲午海戰日本勝利後,便開始肆無忌憚地侵略我國。
短短28字,日本的國歌很多人可能會對日本的國歌有一點點興趣,因為日本的國歌非常短,這麼短的國歌裡到底是包含了什麼樣的意思呢?
皇祚連綿兮久長,萬事不變兮悠長。小石凝結成岩兮,更岩生綠苔之詳。
日本國歌的名字是叫做《君之代》,我們從這首歌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日本的國歌一定是有着濃厚的封建色彩的。
的确,日本的國歌翻譯過來雖然隻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卻是一直贊揚着自己的天皇。
日本的國歌翻譯成我們的漢字,其意思大概就是說保佑天皇對日本的統治可以一直持續到永遠,盡管國内的青苔和岩石都長大也不會變更。
短短國歌,卻暗藏着其它的意思。比如說岩石和青苔的長大,那就成為了巨石以及高大的林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讓人感受的一股侵略的意思。
因為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正是日本不斷向外擴張的時候,而從他們希望天皇永遠統治也可以看出,他們想要自己的政權永遠存在于世間,世世代代永不消失。
而當時日本人侵略他國的時候,這句話明顯就暗示了日本希望一直統治自己勢力範圍内的領土,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一股濃濃的侵略的味道。
結語日本現在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科技上,都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強的國家,很多地方也需要我們國家去借鑒。
但同時,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因為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日本人的骨子裡很有可能還存在着侵略的基因,所以我們需要時刻做好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