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張骞通西域,于是西北國始通于漢矣。然張骞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誠信)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裴《史記集解》:蘇林曰:鑿,開、空、通也。骞開通西域道。”鑿空,即開通道路,指張骞開通中原與西域的交通,張骞鑿空和張骞出使西域是同義詞。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骞應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骞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亂,張骞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骞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于諸國。張骞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