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1日。
東北的小縣城裡,街道張燈結彩,人們滿面春風。
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
小眼睛,包子臉,透出一股憨憨的可愛。
父母給他取名“王維家”。
希望他長大後,既有詩意,也有家。
到初中時,男孩卻并不滿意自己的名字。
他思來想去,在紙上為自己重新取名。
後來,當有人問他,“叫什麼名字”。
他擡起頭,緩緩地說:“我叫毛不易。”
在朋友面前,他又加了兩個字。
“我叫巨星毛不易。”
他說:“不易,不是生活不易,而是不改變。”
不改變初心,不輕易變動,保持自我。
十四五歲的年紀,他的思想已經早熟于同齡人。
那時,他覺得自己與衆不同,才華橫溢。
但,當23歲的他,躍入人海,依然隻成為了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不會激起驚濤駭浪,沒有令人匪夷所思。
在23歲時,他依然要直面孤獨、平庸的人生。
在23歲時,他也忍不住向世界,抛出疑問——
“我真的隻是這樣了嗎?”
23歲,毛不易還是個普通的大學生。
填報志願那年,他選了離家最遠的杭州師範,讀了護理系。
家人問他:“你想當護士?”
他說:“不想當。”
“那你想幹什麼?”
毛不易說:“不知道想幹什麼。”
這樣的對話,在他成長過程中,重複了無數次。
小學時,他回答得很笃定。
“我想當科學家,或者考北大清華。”
其實,他連北大清華是兩所學校都不清楚。
但他轉念一想,大家都這樣說,那應該沒錯。
他成績平平,長相平平。
父母也不對他抱太大期望,唯一的心願是,他快樂就好。
毛不易自己也沒什麼雄心壯志。
大學四年,唱歌,寫詞,讀書。
一起考進來的男生,都想方設法轉專業。
他嫌麻煩,又要考試,還要聯系老師。
“那算了吧。”
那時,他常常這樣對自己說。
大四實習,同學都争着去好醫院實習的名額。
他卻選了一個相對最不忙的醫院。
他承認自己懶,懶得變,懶得争,懶得麻煩。
可23歲那年,他還是累成了狗。
他從精神科轉到重症科再到急診室,與生命有着最大密度的接觸。
高度的精神緊張,消耗着他的内心。
除此之外,真正讓他累的是——他并不喜歡護士這個職業。
如同所有面臨畢業的年輕人一樣,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忙碌又不知措施的生活裡,毛不易唯一感到幸福的事情隻有“寫歌”。
在離醫院300米的地方,他租了一間小房。
冬天時,杭州很冷。
他舍不得花錢買棉被,就蓋着薄被睡了一個冬天。
因為生活費緊張,不論吃穿,他都很省。
為了慰藉自己,他寫下一首《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
這首歌,他寫得很快。
他在歌裡做夢,思如泉湧。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
就可以把所有人都留在我身邊。
每天快快樂樂吃吃喝喝聊聊天,
不用擔心關于明天或離别。”
有時下班回家,看到街邊淩晨擺着的路邊攤,心裡想着,“又是可憐人。”
他坐在昏黃的燈光裡,等一碗熱湯面。
攤主問他:“你才下班啊。”
毛不易點點頭。“對啊,在醫院上班。”
“很辛苦啊。”
毛不易癡癡地笑,“你們也辛苦。”
回到小屋,他了無睡意,寫下一首《深夜一角》。
“深夜在小攤借一絲溫暖,
缺失的總填不滿。
搖搖晃晃忽明忽暗,
路燈下影子太亂。”
歌詞緩緩道來,裝滿了這個23歲少年的心事。
後來,他又寫了首《感覺自己是巨星》。
安慰自己,如果未來一籌莫展,就當是巨星在扮演平民。
朋友們聽着他的歌,都覺得有趣。
毛不易小心翼翼地把它們發布在網上。
期待着自己不小心成名。
可結果是,壓根兒也沒什麼人關注。
他隻能又對自己說:“那就算了吧。”
2017年,2月,毛不易實習結束。
他回到住了幾個月的小屋,望着狼藉一片的行李,慌了神。
他真的不知道該去哪了。
離開醫院,離開學校,工作卻還沒着落。
直到某天,毛不易接到表哥的電話。
電話裡,表哥很興奮。
“巨星,聽說今年騰訊視頻推了一檔偶像選秀節目,你快去報名試試啊!”
毛不易隻當聽了個笑話,自嘲着說:
“人家的選秀節目得多爛,選我當偶像,那還不賠死。”
之後,越來越多的朋友,都鼓勵他去參加《明日之子》。
“我真的可以嗎?”
猶猶豫豫中,他還是報了名。
步驟繁多,要填一堆表格。
毛不易差一點就放棄了,因為麻煩。
但想着車費報銷,還包吃住,他又有點心動。
面見那天,他出奇得緊張。
紅彤彤的臉蛋,顯得格外羞澀。
他帶着少年時期的暢想,唱了那首《感覺自己是巨星》。
評委問他:“你為什麼要寫這首歌?”
他露出憨憨的笑容,“因為我平常當護士,其實我想當巨星。”
當時,現場的人都不以為意。
連他自己也覺得“巨星”永遠是不可抵達的岸口。
讓他意外的是,自己竟一路走到了65進8的比賽。
那次,他見到了各色各樣的選手。
他們能歌善舞,不怯場,很快融入了當下那個環境。
唯獨毛不易,拿着小本子,一個人坐在角落。
“大家明明剛見面,卻很熟的樣子。”
他無法理解。
他心裡想的是,“那麼多搶眼的人裡,怎麼會看到我呢?”
朋友打電話給他打氣,他說:
“65個人,進8個,我肯定進不了。”
一邊不安,一邊自我放棄。
“能看一眼明星也不錯。”
這成了當時,他内心最後的期盼。
毛不易上台前,還喝了口白酒,希望能緩解自己的緊張。
尴尬的是,輪到他時,走了三次,三次話筒都沒聲。
好不容易上台了,吉他弦又崩了。
台下人看着他都緊張,他自己已經“破罐子破摔了”。
或許是好運,也或許是命運。
毛不易過關斬将,最終成功入選。
當他再次站上舞台,一首《消愁》又讓他震驚了全場。
楊幂聽到淚眼朦胧。
薛之謙更是激動地說:“你的詞讓我想給你跪。”
當天《消愁》上線後,qq音樂播放總量超過了5億。
連續11天,蟬聯巅峰榜第一名。
大家才漸漸關注起了這個默默站在一旁的男孩。
但由于長相不夠出衆,毛不易一度成為人氣最低。
薛之謙惜才,動用自己的一票,才保住了他。
一路坎坷,比賽現場意外頻發。
可毛不易心裡,卻沒有太大的波瀾。
他永遠都是一副“睡眼朦胧”的樣子,懵懵地望着所有人。
面對網上對他長相的惡意攻擊,他也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
“他們都不用上班嗎?在這裡罵我。”
但他依然把溫柔,都放進了歌裡。
總決賽那天,一首《盛夏》,唱哭全場。
歌聲中,是漫卷而開的舊時光,是毛不易對朋友的想念。
他寫得真誠,唱得動人。
毛不易以為,比賽終于快結束了。
殊不知,對他而言,是新人生的開始。
當主持人宣布毛不易成為2017年明日之子的最強廠牌時,大家都沸騰了。
而他自己,還是懵的。
23歲,一夜之間,他從平民變成了巨星。
從100個粉絲漲到了1000餘萬。
他自己,也終于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不過他坦言,自己仍然迷茫。
迷茫眼前的這條新路,又該如何去走。
冠軍之夜,訪談接踵而至。
他拖着沙啞的,極度疲憊的身軀接受采訪。
記者們都企圖從他身上找到一些話題去炒作。
他隻是笑笑,直白地說:
“要是人家真不想說的東西,你要問也問不出來。”
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迎合,看不到谄媚。
他就像一張白紙,幹淨得令人羨慕。
他沒法撒謊,以至于成為了采訪界的“山體滑坡”。
在鏡頭面前,他事事都如實回答。
“沒想過,不知道,無所謂,還好吧,就正常。”
聲音溫婉的像個女孩。
他也不會說場面話。
有媒體給他安個“2017年最成功的新人”的頭銜。
他急忙回答:“不是不是,當然不是。”
當記者再問他:“如何在不平凡的生活中演唱平凡?”
他又趕忙着說:
“我咋不是平凡的生活呢?大家都是。我也是。我可是了。”
哪怕成名,哪怕流量纏身。
他還是選擇了做那個“不易”的小孩——
不改變初心,不輕易變動,保持自我。
曾經,也有人質疑,為何毛不易會火?
“其貌不揚,
跳起舞來四肢僵硬,
不健談,還慢熱。”
聽起來,這樣的他,在歡樂場裡的确很普通。
但,似乎也正是他身上的這份氣質,讓他走得越來越遠。
在他的歌裡,我們找到了不甘的自己。
在他的歌裡,我們接受了生而為人的平凡。
陳曉楠,或許把人們愛他的原因,描述得很準确。
“其實他沒有所謂驚濤駭浪的人生,但他卻代表了特别多的普通人。”
那個迷茫過,困頓過,傷感過,但仍然對生活懷抱希望的每一個你,每一個我。
作者:魚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