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櫻筍餞春歸。”
随着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谷雨的過去,進入公曆5月,帶着熱烈與陽光,夏天已經悄然來臨。5月5日,作為入夏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表示夏天的開始。古人認為,“立,始建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是大的意思,“假大”則的是植物拔節長大,進入快速生長期。
随後,在5月21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也随着夏天的步伐慢慢走來。
“立夏和小滿,都屬于二十四節氣之一,嚴格意義上并不屬于節日。”民俗學者楊燕這樣表示,而說到在公曆5月的重要傳統節日,那自然當屬于農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于是,在她的講述,這個并不被現代民衆所廣泛知曉的節日,其民俗活動同樣有趣而鮮活。
5月5日 立夏(農曆三月二十四)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農諺有雲,“立夏不下,犁耙高挂”。意思是說:到了立夏的時節,如果老天不下雨,那麼就隻有把種地的犁和耙子都收起來,用不着了,意味着莊稼會歉收。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自然與農事活動息息相關。而這句農諺的流傳,也證明了在立夏這一天,農民對于一場雨的渴望。
“在四川的一些志書上,能夠看到記載‘立夏宜雨,起東風,主谷熟’。這說明在立夏的時候,農人還是希望下雨。”楊燕說到,下雨與谷物的成熟有密切的關系,也意味着谷物的成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一候蝼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說的正是立夏時節,首先可以聽到拉拉蛄在田間的鳴叫聲,接着大地上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立夏稱人(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在一些關于立夏的記載中,能夠看到在江南一帶,還流行着立夏“秤人”的習俗。清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中一首寫“立夏”風俗的作品中寫到:“立夏稱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
相傳,在立夏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人們希望通過稱人這個舉動,添福增壽。而至立秋日,又會再秤一次體重,以觀察夏季體重的變化。體重增加了,叫“發福”;體重減了,叫“消肉”。與當下人人叫喊着“減肥”相比,看來體重減輕在古時并不是一件好事。
5月19日 浴佛節(農曆四月初八)
“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
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在民間,老百姓又将其稱之為‘浴佛會’。這是一個從佛教,和寺廟中走出來的節日。”楊燕解釋到。
但沒想到,這個來源于宗教的節日,在四川這片土地發展出了一種有趣的民俗——嫁毛蟲。每逢農曆四月初八這天,四川尤其在農村的老百姓,會用紅色的紙裁成條,并在其上寫幾句話張貼在牆上,謂之“嫁毛蟲”。從一個“嫁”字中也可看出,農家們希望把蟲災“嫁出去”。
“紙上會寫着:‘毛蟲毛蟲,黑聳黑聳,嫁到青山,絕種絕種’;或寫‘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到青山去,永世不回家’,以祈求病蟲不危害莊稼。”楊燕表示,這是四川農家避蟲災的一種習俗。人們認為,這樣可使莊稼免受蟲害,并獲豐收。
5月24日 小滿(農曆四月初十)
“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與立夏相同的是,小滿也是一個盼望着雨水的節氣。民間認為小滿忌無雨,南方地區的農諺有雲:“小滿不滿,幹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在南方地區,人們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幹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而除去指雨水之盈的意思,“滿”也意味着籽粒之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謂之小滿,指的是農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
苦菜(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古代,人們将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意為在小滿節氣中,苦菜已經枝繁葉茂,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此時麥子開始成熟。
舊時,有在小滿吃苦菜和嘗新麥的習俗,吃“苦”嘗“新”。《詩經》有載:“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周書》亦寫到:“小滿之日苦菜秀。”眼看小滿時節即将到來,将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的苦菜搬上餐桌,不失為一個具有“儀式感”的選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