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主要在我國北方盛行。臘八節是幾月幾日呢?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
一、臘八節的來曆
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叫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曆史。
臘八一詞起源于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後來經過曆代演變,逐漸形成了家喻戶曉的傳統民間節日。
關于臘八節的來曆,有多種版本,其中一個是與釋迦牟尼佛有關。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當太子時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因對生老病死,人生無常,産生無盡煩愁,所以舍去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經曆了無數的考驗和磨難。他的目标就是要解決衆生脫離苦海。
一開始,在山洞盤膝打坐,終無所獲。後來改變主意,走苦行,就是吃苦。把身體的各種欲望逐漸降到最低,來進行修行禅定。
一開始每天吃幾碗飯,逐漸減少,七日後不飲不食。這時認識到,一味苦行,無法求得離苦得樂的辦法。
于是他從喜馬拉雅山雪山修行地方走出來,來到印度的恒河,因為人極其虛弱,在河裡洗澡時一下子就暈倒了。
恰好此時,有個牧羊女看見了,将他救上岸,并喂上新鮮的羊奶,這種羊奶是非常有營養的。
釋迦牟尼喝了羊奶後,體力馬上恢複。為了感恩牧羊人的施舍,也為了感恩所有幫助過他的人,包括他父母,他決心在菩提樹下禅定覺心,一定要找出離苦得樂的辦法,解決衆生脫離苦海。經過七天七夜,臘月初八這天,一顆明星突然升起,釋迦牟尼徹底覺悟。
後來人們就把他徹底覺悟的這一天,叫做佛成道節,這天是佛教盛大隆重的節日。
後來,他把自己大徹大悟的經過,大悟了什麼,怎樣離苦得樂,告訴衆生,這就是佛經。
釋迦牟尼佛,就是釋迦族的聖人智慧。釋迦就是釋迦族,如漢族,壯族等。牟尼就是聖人之意。佛,就是徹底覺悟,大智慧。
二、臘八節的意義
臘八節,意味着過年的大幕就此拉開了,過了臘八節,年味越來越濃了。
臘八節喝臘八粥,大部分人認為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的節日。
過這個節日一方面我們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我們也可以接受别人幫助。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想想聖人是如何覺悟來提高自己的,我們也要學習聖人,把自己得到的智慧去傳給别人,互相成長,互相進步,這也許是過臘八節的意義所在。
無論臘八節是何來曆,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應該繼承。通過優秀傳統節日,維系親情,增加家人之間的交流和凝聚,增加家的溫暖!這才是最重要的意義!你認為呢?
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