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中有着三祖,分别是第一位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三位皇帝清世祖順治帝福臨、第四位皇帝清聖祖康熙帝。也就是說第一、三、四位皇帝都是祖,而第二位皇帝呢,則是清太宗皇太極。
通俗來說,等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父親、兒子、孫子都是祖,偏偏他就不是,這是為什麼呢,他的後世子孫為什麼沒有稱他為祖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按照禮制來說呢,皇太極被上太宗廟号是沒有問題的,是合理的。
其次皇太極沒父親、兒子、孫子的運氣好,所以隻能得太宗廟号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皇太極父親努爾哈赤是太祖廟号,這個其實也屬正常。
但其實也有一定運氣成分在内,因為清朝真正的開國皇帝是皇太極,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說白了就是一個統治松散的汗國,連關外都沒有統一。
不是皇太極苦心經營17年,清朝根本沒有入關的實力。因為按照努爾哈赤的“八家分權”來看,換成其他人,很大可能做不到皇太極那麼優秀的,甚至有可能陷入内亂之中,自然不用說入關了。
因此認真來說,努爾哈赤隻是清朝的奠基人,但是沒辦法,人家是奠基者。而且清朝為了自己的政治意圖,關外時期割據時期的二帝,尤其是努爾哈赤一定要擡高地位,以顯示清朝在明朝沒有滅亡時就是正統了,因此努爾哈赤妥妥的是太祖廟号。
皇太極兒子順治帝福臨是世祖廟号,按照禮制來說,其實也屬正常。
我們來看看世祖廟号的意思:一般是斷代史開創者,諸如漢世祖劉秀就是在西漢滅亡以後,建立了東漢,恢複了漢家江山,所以廟号是世祖。或者說是該王朝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之君的廟号,諸如元世祖忽必烈,繼位時蒙古帝國已經是強大無比,他又正式建立元朝,消滅南宋,使元朝大一統中國,所以廟号是世祖。
順治帝在位時期,清朝從關外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大一統政權,使王朝進入一個全新時期,可謂是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皇帝,所以廟号是世祖也屬正常。
雖然按照禮制來說,順治帝這個世祖廟号是沒問題的。但就實際來說,順治帝是撿了一個漏子,甚至可以說是坐享其成。
因為順治帝繼位時才6歲而已,根本沒有親政的能力。當時實際統治者是攝政王多爾衮,這個時間從順治元年一直持續到順治七年冬,期間在多爾衮統治下,清朝亡李自成之大順政權,滅張獻忠之大西政權,并且連滅南明弘光、隆武、紹武三個政權。
等到順治帝親政的時候,統一中國的大局已定,也就是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永曆政權在南方偏安一隅,所以說順治帝的運氣是相當不錯的,苦活累活多爾衮都替他幹了,功勞還都是他這個皇帝的了。
皇太極的孫子康熙帝廟号是聖祖,這個其實是很不正常,很不合禮制的事情。
雖然康熙帝在清朝皇帝中屬于是雄才大略式的人物,但是再怎麼說也隻是王朝第四位皇帝,功勞雖大,也不至于稱祖的。
但是康熙帝的運氣好,兒子雍正帝繼位以後,因為他的繼位實在是出人意料,甚至還有人認為他是篡位,因此剛開始很難服衆。
于是雍正帝開始在各方面來扭轉這一局面,而在康熙帝廟号問題上,就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所以雍正帝是力排衆議,說道康熙帝是:“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意思是認為康熙帝看似是守成之君,但是功勞不遜于開國皇帝,等于是再次開創了,所以硬是給康熙上了一個聖祖廟号。
所以說康熙帝的運氣是真的好,遇上一個功利心強的兒子雍正帝,為了自己的政治意圖,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孝心,硬給他上了一個聖祖廟号。
我們再反觀清太宗皇太極,就這個稱祖來說,他的各方面運氣似乎都不好,按照禮制來說,他雖然是清朝的真正開國皇帝,但是前面是父親努爾哈赤廟号為太祖,他自然隻能是太宗了。
更關鍵的是,他猝死于1643年8月,也就是明朝滅亡的前幾個月,如果他活到明朝滅亡,那麼他肯定可以帶領清朝入關,并且使其成為大一統王朝,那麼也可以稱祖。
可惜的是皇太極沒有這個命,這份天大功勞落到了他的兒子順治帝福臨身上。
皇太極更沒有孫子康熙帝的運氣,别說他的兒子順治帝繼位時還年幼,就算是已經成年并且手握大權,也是十有八九的不會硬給他上祖的廟号,因為沒必要,畢竟并不是每個人都遇到了諸如雍正帝那種難題。
所以皇太極的父親、兒子、孫子都是祖,他隻能是看似合理,其實是運氣不好,甚至有些憋屈的是太宗廟号罷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曆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曆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