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論語十句經典?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國學論語十句經典?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對這一章的通常理解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善來學習,看到他不善之處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朱熹在《四書集注》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意思是說,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加上我,一共三人;我向善人學,發現和找出自己的惡,我就改掉它,這就向善人看齊了,就叫做從善。看到惡人身上的毛病,來反觀自己,如果發現自己有此種毛病,就要改己之惡,并以此來感化那個惡人。因此,這兩個人,一善一惡,都是我的老師:一個給我做榜樣,讓我效法;一個讓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一章給我們的啟示是:任何人,但凡有一點特長,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就是有錯誤的人,也可以作為自己的反面教材,觀照自己的言行有無同樣的不足,而借以改過從善。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為學者要謙虛好學,可是要做到卻不容易。因為人往往是自以為是的,就像南懷瑾先生所說的“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偉大”那樣。
孔子之所以偉大,不在于他的理論有多高深,而在于能夠虛心向任何人學習——因為任何人都有值得學習效仿的;而且,即使有缺點,也可以作為借鑒,警醒自己改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