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繼續跟大夥兒聊聊北京人的過年菜,上了歲數的北京人,過去在胡同大雜院生活幾乎都是吃大白菜過來的,要不怎麼說白菜是北京人的看家菜呢,上篇文章跟大夥兒聊的是年三十兒的白菜餡兒餃子,今兒主要說說老北京用白菜做的一道年菜,也就是廣受好評的芥末墩兒
不難發現,不少旅遊景點,像王府井,南鑼鼓巷,都打着老北京招牌,門口站着一個外地人,扯着嗓子瞎嚷嚷,号稱地道的老北京風味,炸醬面,爆肚,芥末墩兒,也不知道這是哪位高手琢磨出來的,愣是把三樣不挨着的吃食鼓搗一塊去了
嚴格來說,芥末墩兒是老北京的一道傳統年菜,顧名思義,專門是北京人過年的時候才吃的,平時很少有人吃,北京人過年有個規矩,從初一到初五,家裡不開火炒菜,都是過年以前,臘月的時候,把這飯菜提前預備出來,等過年這幾天上鍋熥一下就能吃
過去北京人生活水平低,大過年的,都以雞鴨魚肉為主,桌兒上見不着什麼綠色的菜,最高規格的家宴是‘八大碗’分别有大碗炖雞,大碗黃魚,大碗肘子,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大碗排骨,大碗米粉肉,大碗四喜丸子,您瞧瞧,全都是硬貨
條件一般的北京家庭,吃得沒有那麼講究,老家兒過年前,都是弄一個油鍋,把炸貨先做出來,比方說炸帶魚,炸丸子,炸豆腐,然後就是在爐子上炖肉,最後蒸饅頭,過去住大雜院,加上天兒也比現在冷,這些吃食準備好了以後,裝盆兒,放到院裡陰涼處
随吃随拿,但見天兒吃這些大魚大肉誰都受不了,這就得準備兩道素菜,一個是燒二冬,說白了就是把冬菇跟冬筍,擱在一起炒,直接可以當熱菜吃,涼了也照吃不誤,因為它油小,跟牛街超市賣的素什錦一個道理
還有一個就是今兒的主角兒芥末墩兒,不僅能幫您刮腸子,吃多了,還能讓您痛哭流涕,過去老北京小報兒介紹芥末墩兒,說其,上能啟文雅之士,下能濟苦窮人民困危,老北京那會兒,每到冬天大白菜上市的時候,北京人,家家戶戶都開始買菜準備腌制芥末墩兒
甭管是大飯莊還是小飯館,都會準備這道吃食,最典型的老字号砂鍋居,憑借着白菜和芥末的固定搭配,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口碑從來都沒倒過,真正地道的老北京芥末墩兒,有提神醒腦的功效,而且芥末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北京人用的芥末粉是用芥菜成熟的種子研磨出來的,其次講究用純白菜心,外頭的老棒子都得剝下去,留着做其他吃食,如今飯館裡的賣的芥末墩兒都是拿白菜切成葉子,卷成一個卷兒,純屬就是為了降低成本,糊弄事兒
要知道,老北京的芥末墩兒之所以備受北京人的青睐,并不是簡單的白菜拌芥末粉就行了,每個步驟都有講究,大葉子不要,就要中間黃瓜條粗細的菜心,壓根兒就不用拿手卷,直接切就成,切出來都是一段一段的,然後再碼到笊籬裡,稍微焯一下,時間不能太長
預備個搪瓷盆,把白菜心兒挨個碼在裡邊兒,黃芥末粉倒上涼白開,調芥末醬,放點鹽,白糖,白醋,香油,調好以後,往白菜上一澆,芥末墩兒就算做得了,每層芥末粉的量,一定要完全覆蓋住白菜,而所放的白糖是芥末粉的一半就差不多
腌制二十四小時,裝芥末墩兒的這個盆,同樣也得擱在外面,吃的時候直接上桌兒,大魚大肉吃膩了,來口芥末墩兒,既涼又酸,又甜又脆,那股勁兒從嘴裡直往鼻子裡竄,吃得您眼淚汪汪,特解膩,除此之外,還開胃
老北京的芥末墩兒一百多年前,皇帝在紫禁城過年的時候,就特别喜歡這道吃食,跟北京人一樣,冬天全是靠冬儲大白菜過日子,因為北京城自古以來就有個講究,不吃反季節的東西,所以皇帝家也是一樣,末代皇帝溥儀,寫了一本回憶錄,叫《我是前半生》
這裡面就記載了過去皇帝冬天吃的禦膳菜單,溥儀當年在宮裡吃的除了雞鴨魚肉,總共就三道菜,稍微有點維生素,一個是肉片兒炖白菜,一個是鹵肉炖白菜,一個是花椒油炒白菜絲兒,鹵肉是老北京的傳統吃食,說白了就是把大肉放在烤鴨爐裡邊,烤熟了,直接吃就成
總而言之,咱北京人的年夜飯,離不開這道既爽口又開胃的芥末墩兒,如今也就隻有老北京人會做了,反而成了各大飯館的招牌菜,身價倍兒漲,可味道令人一言難盡,事實上,北京菜隻有老北京人做的最地道
有了芥末墩兒,酥魚,炸丸子,肉凍,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京味年夜飯,年味兒已淡,北京人也隻能從這些吃食當中,找尋曾經的回憶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