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仁君的真實身份

仁君的真實身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0 05:12:27

文/沐子恒

他,是注定要做一個勤懇栽樹,供後人乘涼。他的光芒或許沒有後世的孝武皇帝那樣耀眼,在史冊中的形象似乎也是一個仁弱而無為的帝王形象,似乎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曆史功績。然而,一位帝王做到什麼地步才算成功?一定要開疆辟土、威服四方,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才算傑出?後世的漢武帝能舉全國之力,做出那麼多彪炳千秋的大事,是建立在祖輩幾代積攢下的家底的基礎上。

故而,漢文帝在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即位之初,他就向上天祈福禱告他的子民能夠休養生息。在發生洪澇旱災的時候,他還要經常下罪己诏反思自己的德行,他的恩澤要惠及每一個臣民,恢複秦朝末年以來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的生産,同時也要平衡來自國内各地諸侯勢力的威脅,還要面臨北方逐漸崛起的匈奴勢力的虎視眈眈,他,就是漢文帝劉恒,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

漢文帝去世後,他的谥号是孝文皇帝,廟号太宗。《谥法》上講:“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那時候無論是加封谥号還是廟号都有着嚴格的制度規定,不像晉朝之後五胡十六國,太祖高祖遍地泛濫。孝文皇帝的谥号,包含了當時最豐富的含義,人們不吝啬用最美的谥号來贊美他,他是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的締造者,是後來太平盛世的一個榜樣。

文帝即位之初,很多矛盾并沒有尖銳的突顯出來,在權力的漩渦下隐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暗湧,稍有不慎,便會人亡政息。由于在擁立皇帝的過程中形成了功臣、外戚和皇室宗親各種強大的力量,這也就意味着文帝不可能采取太激進的策略。面對那些日益強大的各地同姓諸侯王,文帝極力的保持一種平衡,保證國家的安定,政局的平穩。

然而,在文帝初年,還是發生了兩起諸侯叛亂。文帝三年(前177)和文帝六年(前174),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先後作亂。漢文帝一改往日仁弱的形象,予以堅決鎮壓,甚至在淮南王劉長還未起兵時就已經探知,提前傳劉長入京,發配流徙。

當時朝中的一些有遠見卓識的大臣已經看到,逐漸崛起的諸侯勢力或幾郡,或單獨一郡,中央直接控制的不過才十幾個郡左右,而他們在統治範圍内俨然一個小王國,在後來極有可能威脅中央朝廷,不可不防範。

當時著名的二十七歲的才子賈誼便獻上《治安策》,闡述削弱各國勢力的必要性和具體的措施辦法,漢文帝本來是非常欣賞的,不過他考慮再三,權衡之下,決定還是以穩定朝局為主,他不想和諸侯王公開對抗。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最大的齊國齊王劉則死了,文帝才一分為六,把他的封地分給他的六個兒子。但是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間接導緻了後來吳楚合謀的七國之亂。

漢文帝對待呂後專權時期的少帝絲毫不留情面,表現出了君王的魄力,但是對待百姓,他卻堪稱是古代最仁慈的一位君主,有一位史學家說,夏商周以後,可以堪稱仁君大概隻有漢文帝、宋仁宗和明朝孝宗皇帝了。

文帝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推行“黃老政治”,這是一種“清靜無為”“躬行節儉”的治國方略,集中表現在輕徭薄賦,且不随便更改政令。在刑法上,更是如此,一經頒布,即使是皇帝本人有什麼不滿,也照章執行。當時,齊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缇萦為了父親情願入宮為婢,抵贖父親的罪責,給漢文帝的觸動很大,他在其後便改革了刑法,廢除了肉刑,這在當時是一個進步,體現了漢民族由野蠻逐漸向開明時代過度,被砍掉肢體、削去鼻子這些殘酷的刑法第一次官方的廢除,為後世起了一個好的開始。

無為而治的另一方面是遵從天道,即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輕易變動,隻起一個引導和扶持的作用就好了。為了調動農民生産的積極性,他多次下令減免賦稅,後來将土地賦稅定位三十稅一,徭役也随之減為三年服役一次。

仁君的真實身份(萬世傳頌的仁君)1

文帝并不僅僅在制度上體恤蒼生,并且從自身做起,厲行節儉。這并不是像道光皇帝那樣花錢去在衣服上打個補丁那樣的樣子工程,而是從平時的減免供奉、縮減用度、不興土木乃至皇帝陵墓,都為臣下做出了榜樣。他為人謙和寬容,遇到災禍不是把這些都歸咎于臣下,而是公開下罪己诏,和臣下一起讨論解決的辦法。例如《古文觀止》裡有他一篇著名的诏書,稱為《文帝議佐百姓诏書》,诏書中說:

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廢不享與?何以緻此?将百官之奉養或費、無用之事或多與?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猶有餘,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百姓之從事于末、以害農者蕃、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衆與?細大之義,吾未能得其中。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議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隐。

文帝在即位不久的時候,就廢黜了謠言诽謗罪名,鼓勵群臣進谏獻策,并發布聲明:“百官的過錯,皇帝要負責任。”表現了一位人主廣闊的胸襟和擔負天下蒼生的使命感。他在這份诏書中提出了官員機構臃腫、從事商業的人口過多一些猜想,但是并沒有責怪臣子,反而表示自己愚魯,希望官員們集思廣益,無所隐瞞。

仁君的真實身份(萬世傳頌的仁君)2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他穿的衣服還隻是很舊的黑色絲綢袍子,在他病重的時候,他下了最後一道诏書,這份诏書在今天看來依然感動。他說:

天地萬物有其從出生到死亡的規律,人沒有不死的,希望百姓們不要為我哀傷。我有幸靠祖宗福蔭,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沒有為百姓帶來什麼恩惠,死後還要讓百姓為我痛苦,守喪個一年半載,影響他們的生産、祭祀,這是陷朕于無德不仁啊,這不是朕希望看到的。

在這二十多年來,國家沒有什麼大的戰亂,四方安甯,朕還能被供奉在高廟之上,占有一席牌位,對于我這樣的平庸之人來說,還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希望死後喪事,不必辦的太過隆重。天下的官員百姓,服喪三天就可以了。宮裡料理我的喪事,也一切從簡,服喪36日就可以。我的陵墓不要再修了。我後宮的嫔妃,從夫人到少使級别的,都可以出宮。把我的遺诏布告天下,使天下人都知道我從簡治喪的意思。

公元前157年夏六月,四十六歲的孝文皇帝去世了,被葬在霸陵。他的陵墓得到了後人最好的保護,後來赤眉軍攻入長安,也對文帝表示了最高敬意。群山懷抱間,靜靜地沉睡着文帝。霸陵楊柳,也成為後來長安一處引人矚目的景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