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用左手還是右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很多人小時候如果用左手吃飯的話,一定會被媽媽糾正,正吃着飯突然一筷子敲過來,孩子隻能含淚換手;寫字就更是不能用左手,老師也會一起幫你糾正過來。但時代不同觀念竟然發生完全地逆轉,一部分信誓旦旦地說左撇子更聰明,不再強行改正孩子的左右手習慣問題,甚至還鼓勵孩子多用左手,以提高智力。這兩種說法到底誰對誰錯呢?
左右手的區别西方的神話故事中,惡魔也是用的左手,而在一出生就患有疾病的嬰兒群體中,左撇子的比重比較大,慢慢地,左撇子漸漸就成為了不吉祥的代名詞。
在我國,絕大部分時候以右為尊,老子說,君子居則貴左;又比如被貶職,稱為左遷,《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這首詩,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因此我國的書寫和禮儀規範,也是習慣性地以右手為正統,即使有的書畫大家會用左手寫字作畫,那也是左手不遜于右手,而不是純粹的左撇子。
在日常行為中習慣性使用左手的人,生物學上稱作左利手,相應的,右撇子就叫做右利手。根據有效數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90%的人都是右撇子,也因為如此,世界上的各種工具和設施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左撇子作為少數人,自然會在生活中感到不便。
最常見的,比如幾個人同桌吃飯,所有人都是右手執筷,隻有一個人習慣使用左手,那麼他和相鄰的右手執筷的人,就容易發生筷子“打架”事件;國際上通用的握手禮,也是伸右手。這還是小事情,但汽車的油門在司機的右手邊,鼠标也設計在使用者的右手邊,等等。這些都是不利于左撇子的設計,需要他們刻意多練習使用右手才行。
因此,很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生活不便,就會把消除左撇子這項任務,從娃娃抓起,強行把一部分左撇子,變成了僞右撇子。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按照這張圖标的标準,來簡單測一測,自己是不是左撇子。
如果這10項内容,都習慣于用右手,稱之為強右利;反之就是強左利。如果前6項都用右手、後四項有1--4項用左手,則稱為右利;相對應的情況,就稱為左利。如果前6項中左右手都使用的,則稱之為混合利。
除了更加适合右撇子的世界以外,人們厭惡“左撇子”還因為,現代犯罪學之父,卡索.羅龍就認為,左撇子的精神失常率會更高,成為騙子和沖動型犯罪的幾率也就越大。心理學家斯坦利.柯恩則認為,左撇子的人生理和心理發育會比右撇子的人更加遲緩,所以他們普遍生活更為貧窮,相應的,左撇子的人将會壽命更短。還有哈佛大學的神經學家諾曼.坦德,他在進行了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左撇子通常具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常常出現偏頭痛和免疫系統疾病。
種種因素影響下,家長們想要幫助孩子改變左撇子的“病症”,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一部分變成左撇子的呢?
為什麼會出現左撇子這種情況?早期,科學家們都認為,人類對于左右手的依賴程度不同,取決于大腦的左右半球誰更占優勢。如果右腦占優勢,那麼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左撇子;而如果左腦更發達的話,這個人就是右撇子。
這種學說又被稱為語言選擇說。提出這種說法的的科學家們認為,人的腦袋就是一個精密的控制器,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并且各自分工不同。左腦被稱作學術腦或者抽象腦,負責管理理性的、邏輯性高的部分,比如語言、推理、分析等;右腦被稱為藝術腦或者創造腦,是感性的,直觀的,更注重圖形、想象、音律、創意等具象元素。左腦在語言功能的影響下,相對會比右腦更加發達,因此右手就更顯得更靈活,能做出比左右更為精細的動作;因而,大多數人是右撇子。
但,這個推理很快就被證明了是錯誤的。因為,左撇子中有30%也具有非常優越的語言能力。另外,科學家們發現,人類胎兒在使用手的時候,遠遠早于大寶運動皮層發育完整的時候。這個結論由德國生物心理學家塞巴斯蒂安.洛克倫堡得出。專家們發現,當孕婦在懷孕13周左右時,體内的胎兒已經能夠做出吮吸的動作了,90%左右的胎兒喜歡吮吸右手大拇指,隻有10%的胎兒喜歡吮吸左手大拇指。然而,這個階段的胎兒,大腦的運動皮層并沒有發育好,還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才能發育到脊髓前端。所以它就算想要指揮大拇指運動,也得要“路”通了才行。
另外,還有遺傳學說或者環境影響學說。有研究表明,父母一方如果是左撇子的,其生出左撇子的後代的可能性非常高。但遺傳學說的樣本多樣性并不充分,所以也不能很好地說服大家相信。隻有後期發現的人類身體的不對稱基因,更适合用來解釋左右手的選擇偏向。也就是說,大腦運動功能不對稱,才導緻了人類兩隻手的運動性能和力量等各方面的差異,進而導緻左撇子出現。
研究人員在通過對8--12周的胎兒脊髓的觀察之後,更進一步确定了這一結果。因為控制胎兒手足運動的脊髓,在第八周還是出現了不對稱性。并且孕婦生活環境和身體條件的不同,也會影響到胎兒吮吸哪隻手,因為環境雖然不能改變基因,但是卻改變了基因表達水平;因此,專家們斷定,人類對于慣用手的分别,就是從胚胎生長的第八周就還是顯現的。
也就說,人類不是後天變成“左撇子”的,而是天生就有左撇子的産生。
不管是哪種學說,人們最終都認為,最終手的活動還是需要交由大腦來操控。科學家們為了研究大腦和左右手的不同類型的關聯,科研團隊篩選了40萬名志願者參與實驗。這一次,終于發現了四個重要的基因座。其中一個參與了大腦發育,另外三個和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的發病機制有關。
也就是說,左撇子為了達到右撇子的語言等級,必須要激活更多的大腦區域;而在大腦神經退行性病變上,左撇子擁有更高的風險。這四個基因座在早期發育中,能夠參與到大腦活動的神經連接上,影響着大腦發育。其中,雙極神經元、假單極神經元和多級神經元,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左撇子似乎真的不如右撇子嗎?
左撇子真的比右撇子更加聰明嗎?雅典大學的精神病專家,曾經對50名左撇子和50名右撇子大學生進行認知能力測驗。其中,左撇子的優勢主要現在在更強的記憶力、更快、更準确地空間能力上。
但在對5--14歲的小孩子的調查中,左撇子小孩兒的數學能力更差,在稍高一些的年級裡,測試雙方簡單算術方面時,兩類學生并沒有表現出特别明顯的差異。
2010年,英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三國科學家,整合了895個樣本之後發現,左撇子和右撇子在智商上,并沒有明顯差異。
左撇子并非個個聰明過人,并且還有患不治之症的高風險,似乎糾正左撇子的做法才是對的?
其實,左撇子中的聰明人,也都是非常耀眼的。比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著名多方面發展的達芬奇等等,達芬奇活到了68歲,已經算高壽了。而且在獲得諾貝爾獎的高智商人群中,左撇子的比例會更高。
日本作家中谷彰宏還曾經為此寫書,通過舉例來說明,在針對相同的事情時,左撇子因為更加感性,所以在與人的相處中,更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意圖,從而少走彎路;或者創造性地做出一些看似打破規矩的舉動,但往往能取得超凡的效果。他這本書叫《成為右腦人才50招》。
書中還說了,左撇子往往在需要理性分析和面對數字的時候,處于劣勢;他們也會因此更在意與人的相處的愉悅感,而不會給人斤斤計較、小氣吝啬的感覺,這種相處會讓客戶不會覺得過于功利,更親密自然。因此,左撇子型人才,在服務業中更能夠做出成績。
另外,左撇子的人更敏感,也更在意别人的評價。因此他們更願意通過努力來擺脫負面評價,而不是遲鈍地忽略周圍人的鞭策,從而選擇得過且過。
不過,也别忘了,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他們中間的聰明人和成功人士隻會更多。因此,左右手和智力、成功等,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影響一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左右手的偏好和它們比起來,幾乎可以叫做無足輕重。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消除對于左撇子的歧視和偏見,但又不應該把左撇子就此捧上神壇。為了讓孩子不會區别于其他人而強行呵斥、責打,讓其改變用手習慣,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膽小、驚懼、口吃等,養成自卑的性格;同理,為了追求所謂更聰明的“左撇子”,強迫孩子多使用左手,也不是明智的選擇。
非要說的話,左右手兼具,才是對大腦兩邊最好的尊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