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張慶濤。下列圖文禁止剽竊與篡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與作者姓名。違者必究!
毛筆,因其筆頭是用動物毛須制成,故稱毛筆。毛筆,曆史悠久,傳說:毛筆是秦始皇時期的大将軍蒙恬所造,其實不然,毛筆在戰國時期已被廣泛使用,隻是沒有統一的名稱。在現有的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就是先用毛筆書寫,而後再用利器按筆迹镌刻的,也有直接書寫上去的。由此推論,在甲骨文形成之前,就有了毛筆,它産生的時間,至少要比蒙恬造筆的傳說早十個世紀以上的時間 。
圖 1 各種毛筆
毛筆,還有很多别稱,東漢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中就對毛筆做了詳細注釋:
當時,在楚國把毛筆叫作“聿 (yù)”;在吳國叫作“不律”;在燕國叫作“弗”;
在秦國叫作“筆”。除此之外,毛筆在古時還有毛錐子、管城子、毛穎等别稱。
1.毛筆的種類
按照筆頭的毛須彈性強弱,可分為:軟毫筆、硬毫筆和兼毫筆三大類。
軟毫筆 是用較柔軟的動物毛須制成的毛筆。常用的軟毫筆主要是以山羊脊
毛或山羊胡須制成,也稱羊毫,毫毛白色。其特點:含墨較多,書寫起來變化豐富,
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墨趣;缺點是;彈性較弱,難于掌控。
圖 2 羊毫筆(軟毫)
硬毫筆 顧名思義,筆頭是用較硬的獸毛制成的筆。常見的有狼毫筆、鼠須筆、
石獾(huān)筆、兔須筆等。毫毛顔色:褐色或紫黑色。硬毫筆的優點是:彈性較好,
易于掌控;缺點是:含墨較少,筆迹墨趣稍差。
圖 3 狼毫筆(硬毫)
兼毫筆 是介于軟毫和硬毫之間彈性不軟不硬的一種毛筆,也稱加健筆。它
是由羊毫和狼毫或兔毫兩種毛制作而成,在制作時,把硬毫放在中間,在外圍包
裹上羊毫,使其彌補了軟毫彈性弱,硬毫含墨少的缺點。常見的兼毫筆有:大白雲、
小白雲、大兼毫、小兼毫、五紫五羊毫、七紫三羊毫等等;毫毛顔色:外表為白色,
中間是褐色或紫黑色。兼毫筆,軟硬兼備,易于掌控,且含墨适中,适合書寫各
種字體。
圖 4 兼毫筆
2.毛筆的型号與名稱
根據大小型号和形體的不同,有不同的稱謂。書寫榜書的筆有:槎(chá)筆(抓
筆)、大提鬥;寫大字的有:提鬥(鬥筆);寫中等字的筆有:大羊毫、大白雲、
大狼毫;寫小字的有:小狼毫、小白雲、小羊毫等。
圖 5 槎筆(抓筆)
圖 6 提鬥(鬥筆)
3.如何辨别毛筆質量的優劣
挑選毛筆要看筆頭的毫毛是否具備“齊、圓、尖、健”的條件。所謂“齊”,
是指筆毛尖端整齊;“圓”,是看筆毛蘸 (zhàn) 水後,要成平順的圓錐體,中間
部位不凸、不凹;“尖”, 是看筆毛蘸水後,尖端如錐,不鈍、不散;“健”,
是看用手四面撥動筆毛時,筆毛有勁健的彈性,能迅速彈直;具備這四種特征的
就是好筆。曆代文人墨客,把優質毛筆的這四種特點,譽稱為筆之“四德”。
除此之外,制筆選用的獸毛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筆的品質。筆毛的選料和
皮草服飾的選料是一樣的,因為獸毛是從獸皮上選拔而來。各種獸皮最好的采毛
季節是在冬季。這個季節采的毛,彈性好,色澤光亮,并在毛尖部位有明顯的半
透明的鋒穎,鋒穎部分越長質量越好,這樣的毛才能制成好筆。
圖 7 毛尖部位有明顯的半透明的鋒穎,鋒穎部分越長質量越好
4.毛筆各部位名稱
各種毛筆都是由筆杆和筆頭兩部分組成,但又不盡相同。有些筆,在筆杆下
端安裝了連接筆頭的筆鬥,在筆杆上端加了挂線頭和挂線以作裝飾或便于懸挂。
我們把筆頭(筆毛部分)分成筆尖、筆腹(肚)、筆根三段,以便于在後面的講
解中,讓大家更好地領會用筆方法。
圖 8 毛筆各部位名稱示意圖
原創圖文版權所有,禁止剽竊與篡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與作者姓名。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