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發動群衆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如何發動群衆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2:37:10

如何發動群衆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1

無人機拍攝的山東省青島市崂山區雕龍嘴村茶園。圖/新華社

鄉村要振興,根本要依靠億萬農民。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強調:“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因而,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依據自願原則組織起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實現由分散農民個體走向鄉村共同體,對于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調研發現,随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民政治參與渠道逐步完善,經濟合作組織形式呈現多樣化,農民參與基層社會自治積極性穩步提升。

但鄉村在農民組織化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主要表現為:村兩委凝聚力弱,權威性不高,組織村民能力不強;部分農民政治參與意願較低,不願、不敢、不會參與村民大會;農村集體經濟普遍相對羸弱,合作社發展緩慢,組織經濟能力較差;農民生産經營個體化,集體意識提升較難;農村公共服務組織較為匮乏,農民組織性差等。

因此,鄉村振興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如何發動群衆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2

京郊農村。新京報資料圖

為此,建議如下:

其一,強化政治組織,提高農民政治參與意願。

首先,發揮黨組織和政府機關的凝聚引導作用。各級黨委、各村黨支部要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枝幹網絡作用,凝聚人心,夯實黨在農村的群衆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鄉鎮政府要加強對村民自治的引導,協調政府與村民自治組織之間的關系,及時宣傳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信息以及市場需求資訊。

其次,強化村民自治建設。村民自治的架構要關注弱勢群體利益,落實各方利益的均衡性,實現民主權利資源的平等分配,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參與和決策權利;要建立基層民主決策機制,科學界定決策範圍,嚴格規範決策程序,提高鄉村民主管理水平。

最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注重發揮民主理财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等鄉村治理組織的作用,調動農民參與民主決策、管理和監督的積極性;同時健全完善村務公開制度,擴大村務公開事項範疇。

其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農民組織化進程。

農民組織結構與農村土地産權關系十分密切,完善農村土地産權法律制度屬當務之急。建議通過立法,科學界定農村土地所有權的性質,明确農村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清除現行立法中含混不清、表述各異的狀況,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産權法律制度。

同時,根據農民組織發展實際,盡快出台《農民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賦予農民組織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享有的合法地位,強化村民自治建設。

如何發動群衆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3

農技人員在田間指導農業生産。圖/新華社

其三,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強經濟聯合的吸引力。

在市場競争中,應該發揮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作用,利用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公平、公開、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有效地保證農民收入穩定增加。

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創建農村新型經濟組織形式,鼓勵和引導農民實行團體式專業合作經營模式,使農民形成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有效保障農産品商品化生産經營過程中農民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機關還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民間組織的宏觀引導和微觀扶持,在廣泛調動群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同時,充分把握工作方法和力度,引導農民“自我創辦、自主管理、自己受益”。

另外,政府要不斷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創新完善農村養老、公共醫療、教育機制,增強農民組織化内生動力。

其四,豐富農村公共文娛活動,提高農民文化認同感。

有關部門不妨幫助鄉村鍊接高校和社會組織資源,興建新時代農民學校等教育基地,培育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發揮農村群衆性文化組織的作用,開展農村文化、法律、醫療衛生、科技等各類知識的普及、培訓、推廣工作,進一步提升農民精神文明水平;提供符合農民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公共活動空間,為農民精神文化建設提供場所保障。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皮劍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

編輯 | 徐秋穎

實習生 | 韋柳伊

校對 |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