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會這些正确母乳喂養的方法

學會這些正确母乳喂養的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5 04:35:28

學會這些正确母乳喂養的方法(如何成功實現母乳喂養)1

母乳喂養對寶寶和媽媽都有健康益處,絕大多數媽媽也認同母乳是寶寶出生後最理想,最安全,最完美的食物。也因此,許多媽媽在孕期就開始努力做功課,希望産後能夠順利實現母乳喂養。

可是,寶寶出生以後,媽媽們可能會發現母乳喂養的實際操作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不少媽媽還會因為種種原因,最終遺憾無法得償所願。

成功實現母乳喂養的最大攔路虎莫過于母乳喂養初期因為擔心母乳不足而添加了配方奶粉。媽媽們對母乳不足的擔心,可能是思想誤區導緻錯誤判斷寶寶沒吃飽,奶水不足;另外,擔心和壓力還可能來自“婆婆說,媽媽說,鄰居說,親戚說”等說孩子沒吃飽,得加奶粉。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分泌母乳并成功母乳喂養。一名不能産生母乳的媽媽其實是十分罕見的。母乳喂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最困難的階段是剛開始6-8周,也是寶寶和媽媽之間建立供需平衡的時期。一旦媽媽順利過了這段困難時期,接下來的母乳喂養道路就會變得得心應手。

那在母乳喂養的最初6-8周,媽媽們該怎麼做?該如何觀察寶寶的攝入呢?

首先,在寶寶生出來第一時間,在剪臍帶之前,讓寶寶和媽媽肌膚接觸,本能的尋找乳頭嘗試吮吸。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寶寶無法與媽媽在第一時間肌膚接觸的,那麼可以讓寶寶與爸爸肌膚接觸。

在母乳喂養初期,媽媽乳頭敏感是正常的,但是疼痛是不應該的。所以,如果有疼痛,就要注意排查寶寶銜乳姿勢是否正确。正确的銜乳對母乳喂養十分關鍵,因為銜乳不正确可以導緻媽媽的乳房問題,也可影響寶寶的母乳攝入。因此,需要及早排查,及早糾正,從而避免因為媽媽乳頭造成損傷而導緻母乳喂養無法進行。

在确保銜乳姿勢正确,初期還應該注意頻繁的哺乳,讓寶寶有充分的吮吸機會同時也可以頻繁的刺激母乳分泌,為實現母乳供需平衡建立基礎。在新生兒階段,寶寶每天有10-12次的哺乳是很常見的。

因為母乳喂養時無法很好的明确寶寶到底吃了多少毫升母乳,這讓許多媽媽們感到心理沒底。當然,為了想明确寶寶到底吃了多少毫升,而泵乳瓶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母乳喂養初期,為了幫助判斷寶寶到底吃的夠不夠,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一些日常表現來推斷。比如,從寶寶出生第一天到第五天,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觀察來幫助大概的判斷:

  • 第一天:寶寶這個時候的胃大概隻有玻璃彈珠那麼大。每次哺乳,寶寶隻需要一點點初乳就足夠。一天下來,隻要能看到一個濕的尿片和一次黑色粘稠大便就說明寶寶攝入量是可以的。
  • 第二天:與第一天類似,還是多次少量的母乳喂養。第二天大約有兩個濕尿片以及墨綠色,稍稀的大便就表明寶寶攝入可以。
  • 第三天:通常媽媽的母乳量在第三天開始增加。在這一天,應該看到至少三個濕尿片,而且大便變軟,呈黃綠色。
  • 第四天:至少應該看到4個濕尿片,且大便顔色變得更淺,或者變成深黃色,大便可以是稀便或帶有奶瓣。
  • 第五天,母乳分泌量繼續增加,大約可以看到5個濕透的紙尿片,尿色淺,大便通常是深黃色,稀便,每天有3-4次。母乳喂養的寶寶,排便次數通常在6周之後慢慢減少,甚至可以出現幾天不排便的狀态,也可以是正常的。

最初的五天,往往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逐步遞增過程。在此之後,如果寶寶每天會有大約5-7個濕透的紙尿片,每次哺乳後表現出飽足感,整體的生長和精神狀況良好,就可以幫助媽媽們增加信心母乳喂養的信心,無需擔心寶寶母乳不足的問題了。另外,這裡提到的生長良好,并不是指寶寶的體重與其他寶寶差不多,或者越重越好。生長良好指的是寶寶的體重在标準生長曲線的10-90分線之間的某一條曲線,然後随着月齡增加,沿着曲線穩步的增加,就是良好的生長。

所以,成功實現母乳喂養的關鍵在于及早肌膚接觸,頻繁按需哺乳,确保銜乳姿勢正确,科學觀察,以及一顆堅定而沉着的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