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1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1. 常見化合物的元素組成
2.構建以蛋白質為核心的概念圖
3.通過概念圖分析元素、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NA、RNQ、蛋白質、染色體和核糖體的關系。
4.用圖示分析蛋白質多樣性和DNA多樣性的原因,以及DNA多樣性、蛋白質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系
知識點2
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原理
1.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原理
細胞液濃度>周圍水溶液的濃度→ 細胞吸水
細胞液濃度<周圍水溶液的濃度→細胞失水
2.如何判斷植物細胞是否發生質壁分離及複原
(1)從細胞角度分析
①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細胞才可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②死細胞、動物細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細胞(如根尖分生區細胞)不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2)從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溶質可穿膜的溶液中(如KNO3、甘油等)細胞會發生先質壁分離後自動複原現象。
②在溶質不能穿膜的溶液中細胞隻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不能自動複原。
③在高濃度溶液中細胞可發生質壁分離現象,但會因過度失水而死亡不再複原。
【拓展】根尖的結構
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
根冠——在根的頂端,細胞比較大排列不夠整齊,像一頂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護作用。
分生區——被根冠包圍着,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産生新細胞。
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的地方,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成熟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成熟區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
知識點3
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分析
1. 探究物質運輸方式的異同點
2.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判斷方法
⑴根據分子大小與是否需要載體、能量
⑵根據運 輸方向:逆濃度梯度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⑶興奮産生與傳導過程中Na 、K 的運輸方式判斷
①由于細胞外Na 濃度高,細胞内K 濃度高, 因此靜息時K 外流和興奮時Na 内流的運輸方式都是被動運輸。
②細胞維持膜外Na 濃度高, 膜内K 濃度高, 需要不斷吸K 排Na ,此種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拓展】
⑴物質在細胞内不同細胞器之間的跨膜分析
㈠ 線粒體與葉綠體之間的跨膜
a為O2, b為CO2,由産生場所到利用場所共跨4層膜。
②分泌蛋白形成過程中的跨膜問題
内質網上核糖體合成肽鍊後,肽鍊直接進入内質網中加工,不跨膜;
蛋白質在内質網中 完成初步加工後,經“出芽”形成囊泡與高爾基體融合,不跨膜;
高爾基體對蛋白質進一步加工後,成熟蛋白 質也以囊泡形式運輸到細胞膜,并與細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分泌出細胞,整個過程均不跨膜。
⑵血漿、組織液等内環境與細胞之間的物質跨膜分析
①幾種由單層細胞形成的結構
人體中有很多由單層細胞構成的管狀或泡狀結構, 如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小腸絨毛、肺泡、腎小球和腎小管等, 這些非常薄的結構有利于物質交換,物質透過這些管壁或泡壁時, 要經過兩層細胞膜。
②物質由血漿進入組織液的跨膜
葡萄糖、氧氣等物質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經過組織處的毛細血管, 至少要跨毛細血管壁(共2層細胞膜)。
③物質由組織液進入細胞的跨膜
物質由組織液進入細胞的跨膜,要分析該物質具體在細胞中被利用的場所,然後計算出跨膜層數。如圖葡萄糖利用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因此組織液中的葡萄糖隻跨1層膜,進入細胞質基質被利用。氧氣利用的場所為線粒體内膜上,它要跨3層膜,進入線粒體中被利用。
⑶體外環境與血漿之間的物質跨膜分析
①物質由體外環境(肺泡、小腸等)進入血漿,至少要跨1層上皮細胞和1層毛細血管壁細胞, 即要跨4層膜。
②物質進入血漿後,由循環系統轉運到全身各處,該過程不是跨膜。
文章來源于高中生物
監制:苑廣鴻
責編:婁 锴
編輯:孫立洲
實習:鄧玉卓 李卓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