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少年的你》揭開了青春“隐秘的角落”,直面校園霸淩。
很多人疑惑,作為施暴者的魏萊,明明長相甜美、成績優異,為什麼成了反派?
在生活中,“魏萊”其實是一個現象,多種因素造成了她們的性格逆轉,但對于同時要兼顧衆多學生的老師來說,想要去深究學生的個體問題,從根源上引導,往往分身乏術。
你或許想不到,除了老師、家長,還有一個特定人群,适合專門跟進這些校園問題。
那就是學校社會工作者,也叫駐校社工。
學校社會工作,就是把專業社工引入學校,協助校方開展德育教育與心理教育,引導學生正向思考、培養健康人格并建設良性人際關系等。
3月16日,上城區發布全省首個學校社會工作系統性規劃——《上城區學校社會工作發展書》,并為學校社會工作人才成長中心揭牌,意味着上城區全面啟動學校社會工作。
幹預有自殘傾向的“校園混混”
持續跟進一學期,見證了對方的轉變
學校社會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當時在美國被稱為“學校家庭訪問”。1971年,香港也開始推行這一模式,到2000年全面落地。
或許在我們眼中,這個詞還有點陌生,但内地已經有城市在穩步推進了。
王夢怡,上城區社會工作機構的社工,有着12年社工經曆的她,曾經在别的城市幹過駐校社工。
當時,一位初二班主任找到她,說班上有一位自殘傾向的女生,還是一位“校園混混”。
接手案例後,王夢怡先評估了女生的基本情況,從個人、朋輩、家庭、校園四個維度去了解。
“當時,是她的同學給了我很多信息,讓我完成了大緻的行為分析。”根據分析,女生的這些問題,根源是缺少關愛,想要引起外界的關注。
王夢怡介入後,沒有先跟女生講道理,而是交給她一些“小任務”,在女生幫到忙時,表示感謝與肯定,将女生得到關注的點,從負面行為轉移到正面行為,然後才開始做家訪,與家長也進行了好幾次溝通交流。一個學期下來,慢慢見證了女生的轉變。
“你或許想問,我隻是一名社工,為什麼可以做心理老師的工作,其實我們的背後有督導團隊。”
督導體系培養駐校社工
上城區6所學校已試點“一校一社工”
督導體系,在《上城區學校社會工作發展書》中,被列為全區學校社會工作發展的具體目标之一,這也是支撐學校社會工作的核心。
督導要在行政、教育、支持三大功能方面發揮作用。
行政督導由民政和教育部門的領導擔任,負責引導與使用、工作計劃與分配、工作監督、回顧與評估、工作協調等指導;教育督導由駐杭高校社會工作領域專家擔任,負責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也就是對駐校社工進行培訓;實務督導聘請資深社工,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剛剛揭牌的學校社會工作人才成長中心,就是督導體系的運行載體。有了這一套模式,駐校社工就可以行動啦。
目前,上城區已經确定了6所試點學校,落實了“一校一社工”。
每周至少在學校待4小時
到2023年,個案服務200人次
王夢怡成了開元中學的駐校社工,按照要求,她們每周至少要在學校待4個小時。在接到學校轉介的案例後,開展困境學生校内訪談、家訪、個案建檔、危機介入等工作。
相比校内心理老師,她們有更多時間持續跟進個體問題,并且除了在校園内開展工作,還可以對接家庭與社區。例如推介學生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來、引導幫助社區的弱勢群體,讓學生在實踐中,樹立起與人溝通的社會能力與公益精神。
上城區社會工作協會會長趙越說:“除了幫助學生,駐校社工也可以服務老師、家長。”比方說,協助老師收集學生信息資料、幫助增進師生感情,輔導家長改善親子關系。
未來,上城區制定了一個三年計劃,每年都設置了目标。
計劃到2023年,上城區駐校社工除了服務特殊學生,也幫助一般學生,并從預防問題發生就開始着手。按照計劃,到那個時候,上城區将全面鋪開“一校一社工”,至少個案服務200人次。
通訊員│ 趙越 黃彩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