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廣東,如果被問起廣東有什麼特别的年俗(好像其他地方也放鞭炮, 不管了),我首先會想到放鞭炮。
廣東人過年,放鞭炮是最重要之一。大大小小的每一項年俗的舉行,最後皆以放鞭炮作為順利結束;
多少家庭守在除夕之夜,通過放鞭炮的方式迎接新一年來臨;
……
鞭炮響起,新年新氣象!
顯而易見,廣東人過年少不了放鞭炮,固然不會出于觊觎其轟響及刺鼻的火藥味的原因,歸根結底,過年放鞭炮不外乎 “ 儀式感 ”的具體化,通過一種明确而具體的方式——放鞭炮,将埋藏于心的情感形象表達。
我是認可“ 儀式感 ”的,大如過年當然需要儀式感,當然需要過得和往常不一樣。從通過鞭炮聲響“ 趕走 ”年獸的古老傳說而祈求平安順遂的目的;從保留至年初三方能清掃的滿地紅彤彤的炮屑—— 預示新一年生活紅紅火火。過年期間所有響起的每一聲鞭炮,都是人們内心一個個樸素、美好的願望,希望自己和身邊的人過得更好。
因此,我贊成過年放鞭炮。
與此同時,盡管了了當中的意義,可是在過年“放鞭炮 ” 之上又十分矛盾,我贊成保留過年放鞭炮的舊習,同時又希望摒棄,因為特别讨厭接連不斷的鞭炮聲響及滿天的火藥味,并且無數次思量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能夠替代。
自記事起,我們家過年則遵循着一模一樣的儀式。在除夕這一天拜祭祖先、敬奉神明……
大大小小相關年俗的圓滿結束的标識是一段鞭炮的響起;
也會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放鞭炮,迎接新一年到來……
在我們家所有人看來,少了“炮響”算不上過年!
“守舊”是廣東人(中國人)最顯著特性之一。與廣大廣東人一緻,從不質疑“過年放鞭炮 ” 的遺留,因為傳統從來毋庸置疑,即便表不明當中的由來及寓意,可是又有什麼關系? 傳統“等同于”圭臬, 疊矩重規,不無裨益,這是共識!
不可否認, 明年、後年、多少年之後, 或者依然遵循古老的年俗 “ 放鞭炮 ” , 無論我行為上多麼的鄭重其事、畢恭畢敬,卻又無法杜絕腹诽。
所謂 “ 腹诽 ” ,不是指放鞭炮本身造成的危險、污染等一系列問題,而是放鞭炮的初衷顯然與現代社會精神文明“不符 ” 。
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古人創設了“ 年 ” ,包括放鞭炮在内的大大小小各式年俗,因 “ 當下 ” 而生,千年之後,我們的社會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尚且守舊——延續古老的過年放鞭炮的舊習,相比之下,當中的意義不再如過去所處的環境之于古人那般重要,或者說 “不适用”了,過年固然重要,可是新瓶應當裝新酒。
又是春節将至,對于過年放鞭炮,你是怎麼看待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