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考改革,很多家長和同學們第一反應就是“選科”,或是教材變化。其實很多同學往往忽略了一個在高考改革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等級賦分制”。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講講這個“等級賦分制”是什麼,以及如果出現不少同學重分的情況該怎麼辦。
什麼是“等級賦分制”?
用比較簡略的語言來說,“等級賦分制”就是一個根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來為該同學重新打分的一個過程。
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剔除6大副科之間,由于卷面難度不同而帶來的差異。
每一門學科排名越靠前的同學,賦分成績越高。
我們這裡以天津的賦分等級劃分來舉個例子:
天津地區的等級賦分第一檔為A5 ,整體學生數占總考生人數的2%。以2019年高考總人數計算約為前1120人。
這1120人即使卷面成績并非滿分,在等級賦分制的條件下也會被重新賦分為100分。
這樣實際上就解決由于學科難度帶來的成績差異:
生物學科第一名可能卷面分100分,物理學科第一名可能卷面分隻有98分。賦分政策下,兩人将獲得同等的賦分。不會讓物理學科的第一名由于學科難度而“吃虧”。
這一政策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問題,但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遇到同分的情況,究竟是升一檔呢?還是降一檔呢?
“等級賦分制”下的“升降檔問題”“等級賦分制”下的“升降檔問題”其實包含2個小問題:
下面我們就這兩個問題分别來談一談:
一、同分學生升檔還是降檔這裡我們依然以2019年高考的人數分布情況作例子(暫以理綜類考生總分排名舉例)。
第一檔2%的學生人數約為1120人,但是如果我們查詢一分一檔表的話,可以發現截至659分總分這一檔的時候,累計考生的總人數實際上為1126人,這多出來的6個人究竟算是第一檔還是第二檔呢?
根據已經實行過等級賦分制的浙滬兩地政策來看,這6名考生是會被升檔的。這是為什麼呢?
将這6個人升檔後,第一檔的人數比例實際上是2.0107%(1126/56000)。
但是如果是将這一分數的學生集體都降檔的話呢?第一檔的學生人數比例就是1.9107%(1070/56000)。
很顯然,升檔帶來的影響其實更小一些。
一般來說,升檔還是降檔的選擇,其實取決于哪個對于整體比例影響更小。
二、逐擋計算人數,總人數比例會有影響嗎?這裡我們要說的其實就是每一檔人數計算的模式了。其實這裡很多同學和家長的想法和實際操作是有一些差異的。
每一檔計算其實并不是單獨的,而是互相疊加的,因為上一檔被篩掉的同學,實際上并不是直接就“歸零”了,而是自動降到下一檔,人數比例的變化也自動會加在下一檔上。
這裡為了便于解釋,小編這裡用一個示意圖來給各位同學示意一下:
同學們很容易發現,如果上面的那種方法的話,很容易會導緻最後的百分比小數點位回留有“小尾巴”。
而如果采用下面的那種方法的話,就能夠确保最終的總比例一定是100%了。
所以說其實隻不過是各位同學采用的計算方法出現了偏差,而并不是政策出現了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