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漢語走向國際,各種号稱“極度燒腦”的“漢語十級真題”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其中有一道題是“漢字簡體字中,筆畫最少的字和筆畫最多的字是哪個?”且不說外國人,估計很多中國人做這道題也隻能得一半的分。
網絡考題固然是調侃,但像觊觎、耄耋、饕餮這樣的生僻字,生活中并不少見,而仍有很多人覺得“隻有漢語十級才能讀下來”,若是再要求寫出來,估計有不少人要選擇交白卷了。
随着時代改變,書寫工具和書寫文化也在改變。從早期的刀刻到使用毛筆,再到鋼筆,直到現在用鍵盤,必然會導緻書寫能力的改變。但文字作為文化的物質載體和傳播工具,對記載和傳播文化仍具有重要作用。鑒于此,我們依然離不開認真嚴肅的文字書寫。
在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仍舊需要多識字,不能忘記文字所承載的厚重内涵。很多已經消失的社會風俗、文化現象、價值觀念等,都可以在文字中找到其身影。
漢字“一字一語素”,有着“一圖一義”的表達效果,書寫漢字也會傳達其包含的母語文化。因此,漢字書寫自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傳遞着思想的溫度。
比如在文學研究中,作家手稿是很重要的資源。比起打印的文字,翻看手稿,讀者會倍感親切,不知不覺拉近與作者的距離。同樣,平常看着書寫出的文字,好像作者傾注的情感、寫作時的心情都可以從字裡行間流淌出來,讓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
“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而書寫,就是在觸摸文字裡的故事。
觊觎、耄耋、饕餮……這些“漢語十級真題”,如何繼續流淌在唇齒間、紙筆上,是漢字給每個中國人抛出的一道題。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江偉、吳亞琦、蔣新軍、劉嘉麗、馬雪、王斯敏、李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