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各方面傳來的都是豬肉降價的好消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集貿市場的豬肉價格為24.6元,相比2月份最高點時下降了4.2元一斤。豬肉價格下降後超市、菜市場甚至是農村集市上的豬肉銷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不知道大家在買豬肉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每個人到了豬肉攤位前都會對着案闆上的豬肉看半天,然後從中選一塊自己滿意的,但不管怎樣老闆最後總是能把所有的豬肉都賣完,這裡沒有啥技巧呢?賣場豬肉是通過什麼方法分割的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就是利用自己對牛内部肌理筋骨的了解,順着牛體的肌理結構,沿着牛骨之間的空隙走刀,以達到将牛完全分解開的目的。其實賣豬肉的老闆也是按照這個技巧來的。
豬身上的肉根據生長部分和肥瘦等情況,可以分為排骨、前腿、後腿、五花和裡脊5種,一般賣場老闆拿到白條肉之後會先去除豬身上多餘的油脂,包括血脖、水油、闆油等部位,然後把一整塊白條分割成前中後三部分:
前段(前腿),使用砍刀在第四或者第五根肋骨處砍開,然後使用剔骨刀将肉分開,這樣就獲得了前腿,前腿又可分割成前腿肉、前排、腿骨、腱子肉、肘子和頸背這幾個部分。
中段和後段(後腿)的分割,則是使用砍刀将尾骨和脊骨的第二個縫隙砍開,其中中段可分割出五花肉、肋排、龍骨、裡脊肉,後段可以分割出後腿肉、腿骨、鎖骨、尾骨和後肘。
超市一般就是按照這個分割方法進行的,會将一整塊白條分割成一塊一塊,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部位的肉就可以,比如像做蒜泥白肉、京醬肉絲、芽菜扣肉要選擇筋多、膠質多的前肘,要做紅燒肉、東坡肉則應該選擇肥瘦相間、肉質細嫩的五花肉,而要做回鍋肉、做肉餡,炒肉絲則應該選擇有肥有瘦,肥瘦相連的後腿肉,要做叉燒肉則應該選擇肩甲處的梅花肉,要做燒烤肉串、炸豬排則應該選擇大裡脊肉或者是小裡脊肉。
但是在農村集市上,一般一個攤位趕一次集隻能賣出去1、2塊白條肉所以不能像超市那樣将肉分那麼細緻,多數時候都是将肉和骨頭踢開之後,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指哪割哪。隻是在賣肉的過程中,豬肉攤老闆會提前問一下喜歡肥的還是喜歡瘦的,如果是喜歡肥的那就靠近中段選擇五花肉多一些的地方,如果是喜歡瘦的那就靠近前後腿瘦肉較多的地方,如果是選擇純瘦肉那就隻能選擇裡脊肉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