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
一、課前思考
《數學課程标準》(2022版)指出:空間觀念主要是指對空間物體或圖形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系的認識。能夠根據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繪的實際物體;想象并表達物體的空間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感知并描繪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規律。空間觀念有助于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空間物體的形态與結構,是形成空間想象力的經驗基礎。
在學業要求方面,《數學課程标準》(2022版)指出:會用圓規畫圓,能描述圓和扇形的特征;知道圓的周長、半徑和直徑,了解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是一個定值,認識圓周率;會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能用相應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提示方面,《數學課程标準》(2022版)指出:圓的教學可以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圓的特點,利用圓規畫圓,加深對圓的理解。讓學生借助操作探究和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人教版教材關于圖形與幾何的内容安排如下:
《圓的面積》在整個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圓是小學階段唯一的曲線圖形,也是小學數學平面幾何部分最後一個平面圖形。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計算,也直觀地認識過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都是直線圖形,而圓是曲線圖形。從研究直線圖形到研究曲線圖形,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跨越和挑戰。因為研究曲線圖形的思想、方法與直線圖形相比,是有變化和提升的。因此,通過對圓的研究,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圓的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通過學習,感受“化曲為直”“等積變形”“極限”等數學思想方法,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維,提升核心素養。
縱觀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冀教版關于“圓的面積”的編排,大緻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奔主題,直截了當,如北師大版和人教版;另一類是通過估計猜測,推導公式,如蘇教版。
1.類型一:直奔主題,直截了當。
人教版教材在編排“圓的面積”教學時,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每平方米草皮8元,這個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引導學生提問:怎樣計算一個圓的面積,引發學生探求圓面積的内在需要。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能否把圓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北師大版在編排“圓的面積”時,直接提問:如何得到一個圓的面積呢?學生以往的經驗是數格子,但是由于圓是一個曲線圖形,會出現不滿整格的現象,這種方法僅能求出一個圓的大約面積,不能迅速準确地求出圓的面積,顯然是不方便使用的。基于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順理成章地想到能否把圓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在這個過程中,強化了學生轉化的意識,提升了遷移類推的能力。
2.類型二:估計猜測,推導公式。
蘇教版教材在編排“圓的面積”教學時,設置了兩個例題,例7是引導學生體會圓的面積與半徑的平方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例8則是把圓等分成若幹份,然後拼成長方形來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方法有多種,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教材對比,不難發現大部分教材都是将分割後的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然後通過比較長、寬、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标
1.經曆操作、觀察、驗證、讨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确計算圓的面積, 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感悟極限思想的價值,培養運用己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三)教學難點
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中,極限思想(化曲為直)的理解。
(四)資源與工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面積轉化教具、圓形紙片。
學具:書、4等份、8等份、16等份教具、學習單。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積澱空間觀念
(播放視頻)同學們要比較12寸蛋糕和兩個6寸蛋糕的大小,也就是比較他們的什麼?(對,面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面積。(闆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2.合作交流,建構空間觀念
(1)回顧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及推導過程,遷移“轉化”的思想方法。
①同學們,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是用什麼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呢?梯形呢?
②通過回憶之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三種平面圖形都是用“剪”“拼”的方法轉化成了學過的圖形,進而推導出了面積計算公式
③設疑:你打算用什麼方法研究圓的面積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參與指導
(3)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預設1:将圓8等分圖。将小組合作完成的圖形張貼到黑闆上。
(拼成的圖形是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預設2:将圓16等分圖。将小組合作完成的圖形張貼到上一組的下方。
預設3:将圓32等分圖。将小組合作完成的圖形張貼到黑闆上。
(拼成的圖形是近似的長方形)
課件展示8等分圖、16等分圖、32等分圖、64等分圖,引導學生比較觀察,随着将圓等分份數的增多,拼成的圖形越來越像長方形。
總結: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上下兩條曲線越來越接近一條直線,左右兩條線也在慢慢發生變化。所以越來越接近一個長方形。
(4)想象無限分,滲透“極限”思想。
通過動手操作,把圓轉化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接着,通過觀察發現把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最後通過閉眼想象,把圓進行無限分,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我們就成功的解決了“化曲為直”的困難。
(5)觀察比較,推導面積公式
(課件演示剪拼過程)
①觀察轉化後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圓有什麼聯系?如何利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呢?
②小組交流:把讨論的結果記錄在研究單上。
③彙報交流。
④PPT演示:重點突破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的一半,寬與圓的半徑的對應關系。
小結: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圓的半徑為r,那麼S=πr²。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互相啟迪,經曆将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讓學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活動中感受化曲為直的妙處,體驗極限思想。對比發現剪拼前的圓與剪拼後的近似長方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而發現圓的面積公式。在推導過程中,由學生觀察、思考、發現、總結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提高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學以緻用,深化空間觀念
(1)比較12寸蛋糕和兩個6寸蛋糕面積的大小。
(2)基礎練習
公園草地上的一個自動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0米,它能噴灌的面積是多少?
(3)拓展練習
有兩根長都是6.28m的鐵絲,依依用一根圍成一個正方形,浩浩用另一根圍成一個圓,則兩人誰圍成的的圖形的面積大?
【設計意圖】習題設計層層遞進,對于知識的掌握由淺入深,并且運用學生熟悉的内容,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興趣驅動,拓寬學生思路,充分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
4.回顧反思
學生暢談收獲,教師強調本節課學習過程中的方法:轉化、化曲為直、等積變形。
布置思考:你還能将圓形轉化成其他直邊圖形來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設計意圖】帶着疑問走出課堂,延伸知識區域。思考是數學的本質特征,而教數學重在教人思考。教數學必須将啟發學生思考、發展學生思維作為重要的目标追求。
(六)闆書設計
數學文化——神奇割圓術
衆所周知,圓周率是一個開頭為3.14的無限不循環小數,同學們知道古人是如何得到這個數值的嗎?劉徽利用“割圓術”求解了π的數值。盡管現在計算機已經可以将圓周率精準計算到十萬億的位數,也不能停止我們對古人的敬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