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其他文化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會部分地喪失自己文化的獨立性,一定程度上被同化?
伊佩霞:《劍橋插圖中國史》
有一個古漢語的基本常識,是語音誕生得比象形字要早很多。比如漢藏語系中,藏地人說的話和漢地人有很大的親緣關系,同時越南一帶的方言和我們也有親緣關系,但是現在藏文和越南文用的都是标音字母,沒用象形文字,如果這些地方樂意用漢字的話,不需要多久隻會變成方言。采用漢字後獨立性就慢慢地會被奪取掉,因為漢字是除了字音外還有畫面的方塊字。
漢語裡常見的“通假字”是因為很多時候通假的兩個字古音相通,古音同的意義其實也可以互相解釋,這些都是因為語音先于漢字的原因。漢語裡,意和義在源頭處是一個音義集團,在不同的場所寫成不同的字,再後來就分開了。現在義和意兩個字區分的時候就更多。
但是這種确定下某字對應某音,同時多字對應同一個音的現象使得漢字和漢字之間總是存在交叉。漢字本身的字形和字義間的交互性使得隻知道一個音和一個字的對應關系是學不通的。如果讀古籍多的話,會發現海量的音義互訓(解釋)的案例。就是說解釋一個字,就拿同音字來解釋字義。這就導緻漢語要學通非常不容易,因為音和義都連貫在一起,學會字音的同時就把背後的一套意義也學進去了。
遊客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觀看展出的蔔甲(2018年10月12日攝)。圖源:新華社
有一些是很離譜的,比如解釋“禮”的時候,會引申出“理”、“利”、“宜”、“義”,這同音延綿的一大堆概念,才能更深入地體會禮的概念。表音的文字相對來說就沒那麼“複雜”,隻要會說就行了。
對表音文字來說,音太容易有細微的變化了,因為都是口耳相傳,任何人的發聲器官又不一樣。
就像那個有名的傳話遊戲一樣,一個人對着第二個人耳朵講一句話,連續十個人以後消息變得面目全非。标音文字就這樣,雖然不是一回事,但是各種拉丁語系的語言,發音上都有些不同,然後發展出其他的不同。
所以單純的表音文字,在廣播技術出現以前,發展出不同的方言是必然,因為這些語言和字母搭配,導緻最終演化成另外一種語音。
中文當然也有方言,但是字和字之間互相由音關聯的義的這個結構比較牢固,最終各個方言的比如說對“理”和“禮”的念法不一樣,但方言内部這兩個字肯定還是聯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在古漢語裡通假的字,方言裡同樣通假,用普通話看來有些通假字之間有點奇怪但還是能看得出為什麼這兩個字相通。
這種音義結合的機制是通過漢字實現的,更能保持下去,因為更加“有機”。
外邦人如果學會漢語的話,就更難忘記了。當然了,學漢語也比其他語言難得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