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漢末三國曆史,蜀漢名将魏延的慘死,無疑是很多蜀漢粉絲的心中的痛,在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将”都死去的時候,蜀漢能夠撐得起大局面的唯獨魏延一人而已,魏延之武藝不輸于“五虎”将,謀略更是過之而無不及,卻在諸葛亮死後卻慘遭殺害,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諸葛亮設計的,那麼蜀漢名将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因為諸葛亮說他有“反骨”嗎?
魏延的死,很多一部分粉絲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其實因為天生有着“反骨”,故而在,諸葛亮死後,魏延就造反,故而被諸葛亮設計,被馬岱斬殺。然而事實上,魏延卻并非真正的“叛将”,其本人更是對劉備政權十分的忠心,在劉備時代,從部曲身份破格提拔牙門将軍,戰功赫赫,又直接提拔成為坐鎮漢中的都督,可見劉備對其信賴。
諸葛亮最後一次出祁山,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在五丈原病重。得知自己即将去世,諸葛亮開始巧妙的利用魏延的性格特點,尤其與楊儀水火不容的矛盾,在臨死之前的榻前會議,刻意的避開魏延這位大将,将大權委托給楊儀,秘密撤軍。而魏延如果願意走,就走,不願走,就不用管了。很顯然,這樣的決定,是魏延不能接受的,他希望執掌軍權,繼續北伐,從而導緻楊儀和魏延的矛盾爆發。
于是乎,兩者開始互相争權,甚至刀兵相見,最終楊儀在在蔣琬、王平、楊儀、馬岱的聯合下擊敗了魏延,将魏延滅了三族。然而這些人都是諸葛亮非常器重的人。那麼魏延為什麼必死無疑呢?當然絕不是演義之中諸葛亮說他有“反骨”。
諸葛亮主要是基于如下幾點來殺魏延的?
1,諸葛亮死後,蜀漢軍事大權,最後可能是魏延繼承,因為魏延的軍職最高。然而,諸葛亮的繼承人是蔣琬,作為荊州文官派系的首腦,無疑不是魏延的對手,避免出現蜀漢政權的内亂,防止魏延功高蓋主,故而必須除掉魏延。
2,魏延本人恃才傲物,深得劉備信任的他,智勇雙全,在諸葛亮執政期間,就因軍事路線與諸葛亮有着根本性的分歧,屬于冒險主義分子,多次埋怨諸葛亮,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諸葛亮在世一天,還能一直壓制其,如果諸葛亮去世,必然無法阻止其冒險北伐。這一點是諸葛亮不能夠接受的,如果在魏延的帶領下繼續征戰,很可能會加速蜀漢政權的滅亡。
諸葛亮一生為匡扶漢室,在得知無法實現恢複中原的目标之後,其希望接班人能夠以保護蜀漢為目标進行發展,故而選擇了溫和派的蔣琬和費儀作為接班人,為此,除掉魏延以絕後患,是非功過,讓後世去揣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