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新老哪一種好,這是一種經驗之談,大家都說老宣紙好。為什麼是這樣?我們從一下五個角度看看。
1.文化心理我讀中學時,老師就說新買來的宣紙,最好用報紙包好,放在通風的地方,風化兩三年,用起來更好。
那是七十年代,普遍比較窮,也沒有這種藏紙後用的意識。所以,根本沒有按照老師的說法藏過紙。
但是,老紙好的這種說法,對我還是有影響的。所以,我每次買的紙,都要留下幾張,慢慢也積攢了一些宣紙。
現在,我自己手頭有40年前的紙還有大約十張呢!一是好長時間沒有畫畫,就留下了沒有用完的一些紙,二是想用紙了也不舍的用舊紙,因為,好歹已經幾十年了,這樣一晃四十年過去了。
我有一個想法,我的老紙,除非是自己的書畫成熟了,才敢用,或者遇到大師,拿出來肯定有吸引力。
因為,所有書畫家都喜歡用老紙創作書畫作品。
能夠用上一百年前的老紙寫字畫畫,那是書畫家一件很大的快事,比喝茅台酒還痛快呢!
所以,你有50年的老紙,已經是寶貝紙了!
2.大家的樂趣和經驗畫家黃胄先生,是中國畫家裡面著名的“紙老虎”,什麼意思?一是說他畫畫特别能用紙,就像吃紙的老虎。所以,黃胄吃了那麼多紙,他的畫也就很多。二是是黃胄買紙比較狂,一般人買個幾刀紙不錯了,還有幾張幾張買紙的。黃胄一次幾十刀,甚至與宣紙廠家定制是按噸計算的!
黃胄一次買這麼多紙,是搞宣紙批發?當然是畫畫,但是,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藏一些紙,慢慢他的“老紙”也就多了。
黃胄也說過,老紙比新紙好。
3.那麼老紙究竟好不好說老紙好是有道理的。主要的原因是老紙由于在空氣中自然置放以後,制紙過程中殘留的堿性,就會自然揮發分解很大一部分,降低了紙質中的堿性,紙質也會柔軟渾厚許多。
假如宣紙保護幹淨,經過三五年以後風化的宣紙,你基本聞不到紙的堿味兒,而是一種天然的紙漿味道,宣紙的白淨度也基本會保持的,不會像傳說的那樣,都變成古茶色。
這種風化了幾年的宣紙,墨色深化渾厚,色澤相對也要鮮麗一些。
落筆寫字畫畫,明顯感到紙和筆的配合非常好。吃墨也很均,從筆墨效果看,也是比新紙要好的。
所以,老紙好用,這是幾百年中書畫家經驗證明了的一個事實。
據說,宋代蘇轼贊美的最好的“澄心堂紙”就是五代時期的制紙,最少也有一百年了。
4.新紙為什麼比老紙差一點呢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主要是紙漿制作過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化工原料,在紙制成以後,還殘留大量的工業堿,我們用鼻子一聞就聞得出來。
這些殘留的堿與我們實用的墨汁的酸性有一定的中和排斥。也與有些國畫顔料的酸性有一定的排斥,加上紙漿自然風化不夠,還有一些粗粒纖維的抗性,所以,我們在新紙上寫字,非常容易出現“飛白”,有時候還會出現着墨不易的現象。
這就是紙和筆墨不協調問題。原因,就是紙中的堿性太大。才有這樣一些不利因素。你想想,寫字畫畫,能達到自己理想的筆墨效果嗎?
而老紙着墨比較服順,不會輕易出現“飛白”的。
其實,新紙上的飛白,都是紙的着墨效果不好影響的,是假“飛白”,不是真正的書法飛白。
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老紙比新紙好用,藝術效果也好,這是有事實根據的。
5.宣紙是不是越老越好我們說宣紙出廠以後,自然風化幾年是最好了。
那麼,是不是越老越好?我看沒有那麼嚴重。
前面我們說了,自然風化主要是揮發一些紙中殘留的堿性,大體上一兩年也差不多了。當然時間長一點也更好。但是,我們也不必急于用老紙寫字畫畫。自己慢慢積累,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隻是在人們的心理感覺越老越好。比如,今天一張乾隆時代的四尺宣紙,就要10萬左右了。七十年代的紙,也要一萬呢!這就是一種文化心理作用。
當然,乾隆時代的宣紙,也是非常好用的。一般這種紙也不敢寫字畫畫,主要用于裝裱乾隆時代的古畫用。
如果用乾隆時代的紙繪畫寫字,那得張大千、徐悲鴻這一級的畫家才能用。
李可染先生一輩子,也沒有用過幾張乾隆時代的古紙。
新紙,我們作為普通習作紙完全可以了。
究竟老紙古紙,一般隻有對名畫家是最好了。因為老紙少,古紙貴,創作的作品也價值高。
今天,大部分宣紙已經屬于機制宣紙,與傳統的手抄宣紙不太一樣。
但是,如果原料屬于合理的配方的機制宣紙,應該與手工抄紙的差别不是很大。
即便如此,宣紙自然風化時間長一點,肯定好使。
如果你想得到老宣紙,自己“制作”,完全可以辦得到。
這就需要你慢慢積攢了。
以上千裡馬的個人觀點,謝謝大家分享,也歡迎大家都批評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