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Q關注-攝
物道君語:
東方禅學,是一種生活方式。
夏日開始盛大,始于一聲蟬鳴。
人們喜歡聽蟬,夏日盛時,窗牖外的萬蟬齊鳴,這規律齊整的聲部令人蕩漾,像三毛說的,這樣的夏天像一首絕句,蟬聲陣陣,平平仄仄平平仄。
也有人喜歡蟬的禅意,蟬與禅,這兩個字形近,音似,意同。
有個作者曾這麼描述過,蟬與禅,都有一個“單”字。而蟬的繁體“蟬”上面的兩個小口像兩隻眼睛,身披絲綢的蟬翼,宛如袈裟,如一個孤獨的禅修者。
生活中的禅,從一聲蟬鳴開始。
圖片|微微看世界-攝
圖片|小軍-攝
抓蟬,坐禅總有一隻蟬先聲奪人地領唱,引來萬句相和,一句三疊,高低分明,若金聲玉振,不絕于耳。
為了工作、生活而煩躁不安的人并不喜歡這樣的蟬歌,嫌它太過聒噪。但對熱血沸騰的少年們來說,這聲音無異于暑假到來的“預備鈴”,動聽極了。
那時候沒有wifi和Ipad,時間充裕的孩子鮮有沒捕過蟬的。你見他們三五成群,有拎桶的,有持竿的,或許還有拿網的,八成就是找蟬去了。
圖片|平安吾愛-攝
各地捕蟬的手法大同小異,印象最深的是汪曾祺寫的一段:
“我們小時候用蜘蛛網。選一根結實的長蘆葦,一頭撅成三角形,用線縛住,看見有大蜘蛛網就一絞,三角裡絡滿了蜘蛛網,很粘。瞅準了一隻蟬:輕輕一捂,蟬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抓蟬的手法是其一,抓蟬的心境是其二。
莊子講過一個故事,一個駝背的老人用竹竿抓蟬,容易得跟撿東西一樣。于是有人問他秘訣時,他說他有道,而所謂得道不過就是訓練。在竹竿上綁着石頭,一直一種“入定”的狀态。那是一種什麼狀态?
“身體就如一顆樹,沒有一絲活人的氣息,眼中隻有那對蟬的翅翼,心無旁骛,專心凝神。”
圖片|沈湖-攝
抓蟬,坐禅,都要入定。
去年夏天去了一間寺廟,也真正第一次見到修行人坐禅的功夫。聽師父說,打坐是一種内觀的過程,十個小時的坐定,從最初的躁動不安,到身心分離,旁觀自我,内觀自身,最後才能入定。
小時候抓蟬是入定不了的,長大後見過了坐禅,學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入定凝神時,我的蟬也随着那年夏天飛走了。
圖片|秦文化影視傳媒-攝
聽蟬,修禅沒有蟬歌的夏,是寂寞的。
但有了蟬歌,也有人總嫌它聒噪。
大熱天裡,蟬聲如沸,從早鬧到晚,不休不停。尤其是犯困的中午,你越困,它越鬧,鬧着鬧着也就昏昏睡去了。
圖片|王小多-攝
鬧的不是蟬呀,是我們的心。
想起鄭振铎寫過他居住山中,那時天熱,沒有一絲涼風。他躺在廊前的藤榻上,不斷地用手巾來拭汗,不斷地在搖揮那紙扇子。
卻在這時,有幾縷蟬鳴在檻外鳴奏着。他閉目靜聽,聽它們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陣絕清的樂陣,在那裡奏着絕清幽的曲子。炎熱似乎也減少了,然後,朦胧地睡去了,什麼都覺不得,良久良久,清夢醒來時卻又是滿耳的蟬聲。
圖片|地表最胖-攝
圖片|藝燃-攝
能在這躁亂的聲音和炎熱裡,靜下來聽那蟬鳴,本身就是一種禅修。
古時佛門子弟參禅時,也總是會選擇樹下、山野,伴着聲聲蟬鳴盤腿而坐,修習心靜入定。蟬音就成了禅意。就像作家簡媜說的那般:
“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着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
圖片|晨星0325-攝
圖片|風流藝術家-攝
試想,如果心煩意亂,又如何談得上修禅?每個人都曾出入嘈雜,有人會迷失自我,有人能保持本心。
蟬亦是禅,一個是自然的聲音,一個是内心的修行。
圖片|中國風網-攝
一聲蟬,一生禅夏天的修行,也是一生的修行。正如一聲蟬,也是一生禅。
一隻蟬在破土鳴叫之前,就已經在暗無天日中坐定了許多個春秋冬夏。
也許三年,也許十年,他靜靜地坐定,等待。不斷地蛻去老舊的衣殼,每蛻一次,樹上年輪便多一輪,時間,就過去了一點。
圖片|時差-J.L.JIANG-攝
圖片|曦-攝
留在樹梢的蟬蛻,是舊日苦修的痕迹。
這是一種艱難的修行,需要堅韌,需要沉靜,為一個尚遙遠的目标,自己忍受一切苦難。佛門子弟參禅打坐,亦是獨自參悟,風不能動其分毫,雨不能挪其半步,全靠自己圓通。
這讓我想起了金蟬子,金蟬子前世便是蟬,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講經,樹上有隻金蟬,梵音萦繞,蟬鳴不息,擾了神佛,佛祖就一揮手,把金蟬揮入塵世曆劫,是為唐三藏。
圖片|路人悠悠-攝
也許前世已經蟄伏過,唐三藏去西天路上,也如土下蟬猴,妖魔動搖不了,艱苦阻斷不了,直至雷音寺。
一聲蟬,一生禅。抓蟬需要入定,聽蟬需要靜心,生活的禅,所需也不過這兩種。
人生最好的禅境,是豐富且安靜,不會在躁動中焦慮迷茫,也不會在浮華裡掙紮追逐。
生活需要一種虔誠,就像蟬對于夏天高歌的虔誠一般。
圖片|中國風網-攝
寫完文章後,經人提醒,發現東西方對于蟬的感受并不同。
蟬在西方語境裡是生物性的,而在東方語境裡,更多是文化性的。
蟬性高潔,是中國人對蟬餐風飲露,出污穢而不染的傾慕;蟬音禅意,是中國人在蟬鳴背後,領悟到近乎美學般的感受。
蟬是一種動物,但禅學卻能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圖片|時差-J.L.JIANG-攝
它也許是修習,是心靜,或者入定,但都太籠統。它真正是一種需要去體驗才會感悟的東西,非一言兩語能說明。
至于這樣的生活方式,選擇與否是你的自由,但我有個小私心。
盛夏就要來了,夏日絕句也要開始吟唱了。
希望這個夏天,你不會覺得蟬鳴聒噪了。
圖片|大樹666-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