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033年3月,垂簾聽政十多年的太後劉娥去世,剛剛執掌朝政的宋仁宗卻得知一個驚人的真相:叫了幾十年母後的太後劉娥居然不是親媽!
這可真是悲了個大劇,貴為天子,居然連親生母親都沒法相認,而自己一直尊稱為“母後”的這個女人,卻極有可能是迫害生母的兇手。
就算是脾氣好得出名的宋仁宗也忍不住勃然大怒。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随之就是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劉娥提拔的一大批高官被外放,包括宰相、副宰相。
晏殊就在外放的人員名單中。
他被貶職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年替皇帝生母李宸妃寫墓志銘時,刻意隐瞞了李宸妃生過兒子的事實,騙得皇帝不能與親生母親相認。
晏殊有苦說不出:當時太後可還活着,而且還是實際的掌權者,不刻意隐瞞豈不是找死?
這是晏殊政治生涯的第二次貶谪……
2.
詩人多薄命。
自古以來,命運坎坷的文人多得可以開演唱會,比如司馬遷、阮籍、嵇康、王勃、李白、蘇轼、杜甫、柳宗元、李商隐、李清照……
然而晏殊卻是例外,他非但出名早,而且一生富貴,官運亨通,簡直是拿了爽文男主角的劇本。
7歲那年,他就能寫出讓大人們贊不絕口的文章。
跟7歲詠鵝的駱賓王一樣,晏殊很快成為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神童
14歲,晏殊的神童之名直接傳到了朝廷派來赈災的大臣張知白的耳裡。晏殊省去了鄉縣的層層考核,直接來到皇帝面前面試。
皇帝當面考核晏殊的詩、賦。
面對九五之尊的皇帝,晏殊展現出驚人的心理素質和智商,從容應對,順利通過,拿到了同進士文憑。
第二次考核,晏殊和上千名全國頂尖的學霸一起做題,猛然發現作文題目很眼熟,原來是自己做過的。
沒辦法,當時的江西乃是學霸大省,學霸之間卷的飛起,可見晏殊也沒少下苦工刷題。
換成一般人,考試考到原題偷笑還來不及呢。
但晏殊畢竟不是一般人。
隻見他從容不迫地舉起手:報告考官,這道題我做過,能不能換一個?
宋真宗又驚訝又贊賞,覺得這個小小少年不但誠實,而且自信,不同凡響,必須特殊培養。
就這樣,晏殊被破格授予秘書省正字,正兒八經的在編公務員,還是人人豔羨的清要之職。
這是什麼概念呢?
這麼說吧,就是你還在備戰中考的時候,你的同齡人已經在攻讀博士後了,你就說這差距大不大?
從十八線縣城到首都政府機關,晏殊正式開啟爽文大男主的人生。
天賦、運氣、智商、情商……
上天好像忘了給晏殊關上所有的窗了。
3.
同樣是天才,晏殊比别的天才多了一樣東西,叫做謹言慎行。
作為天才,因為天賦出衆,難免鋒芒外露。然而才氣外漏,往往槍打出頭鳥,容易給自己惹來麻煩。
古往今來的天才,大多因為才華太高而在生活中四處碰壁,王勃、駱賓王、李白、蘇轼們,無不例外。
天才王勃十幾歲時進入王府,被沉迷鬥雞的王子們拉着陪玩,為了炫耀文采,寫了篇鬥雞的文章,惹得皇帝勃然大怒,引火燒身。
烏台詩案後,蘇轼的親弟弟就曾說:蘇轼有什麼罪,隻是才華太高而已。
早早進入政壇的晏殊卻展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和謹慎。
每次皇帝寫在小紙條上,向他詢問一些事情的意見,晏殊總是恭恭敬敬把紙條送還給皇帝,絕不私自帶走,也從不四處八卦。
而且晏殊一生身居高位,應酬不斷,又是個浪漫的詩人,卻很少有绯聞。
十幾歲,正是沉迷享樂的年紀。
晏殊初入京城這樣的歌舞升平、聲色繁華之所,公子王孫的宴請、同僚的聚會、美女的邀請恐怕不會少,然而晏殊愣是狠心拒絕了一切邀約,閉門謝客,關起門和弟弟讀書學習。
皇帝看在眼裡,在為太子選擇侍臣時,果斷選中了晏殊。
晏殊成為親近太子的伴讀,前途無可限量。
得知皇帝因為自己不參與娛樂活動,閉門讀書才選中自己當太子伴讀後,晏殊連忙跟皇帝解釋:皇上,我不是不想參加娛樂活動,實在是因為家裡窮,如果我有錢,我肯定也會去參加的。
聽了這話,宋真宗對晏殊更有好感了,覺得這小夥子不但上進還誠實,全身都是閃光點。
看到沒,什麼叫情商?
一句話不但給自己立了謙虛和誠實的人設,還不至于得罪同僚,顯得自己太清高不合群,更重要的是,沒有把話說死,給自己留足了餘地。
要知道,宴飲娛樂活動,那可是咱老晏最大的愛好。
晏殊官運亨通,升職之路堪比坐火箭。
20歲,任集賢校理,進入人人豔羨的館閣。
30歲,晏殊官至翰林學士,進入宰相預備軍。
35歲,升樞密副使,相當于國防部副部長。
40歲,擔任科舉主考官,成為天下人才的共同座主。
41歲,為三司使。
50歲,為樞密使,掌握最高軍事大權,地位形同宰相。
52歲,任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任職宰相,成為北宋的軍事、政治一把手。
當年那位來自江西鄉下的神童,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最佳代言人。
4.
幾年之内,晏殊接連生了九個兒子六個女兒。
仕途順遂,人丁興旺,妥妥的達官貴人、鐘鳴鼎食之家。
功名、富貴、才華、家庭,世人拼勁全力想要的一切,晏殊輕輕松入就拿了個大滿貫。
人生隻覺得太完美。
生活好像隻剩下享樂。
晏殊家的宴會似乎從來沒停過。
據說他家的宴會從不特意籌備,總是客人來了就随意入座,入座後再上菜。
歌舞表演後,晏殊便站起身:你們表演得差不多了,該我上場了。
喝得醉眼迷離的賓客們興緻被提了起來:皇帝禦用的筆杆子親自填詞,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晏殊拿起筆墨,随意地揮毫,書法自不必說,那是大師級的水平。
更令人叫絕的是文采。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别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聚會的時光是歡樂的,可是離别的不舍總叫人失落。
這種時候往往互相拉扯着:急啥,再喝一杯!
然而在晏殊筆下,這樣俗氣的場面愣是能寫得清新脫俗,卓爾不群。
詩和遠方都太遠了,落花和風雨讓人傷感,不如珍惜眼下的聚會和眼前的朋友、佳人……
一首又一首絕妙的好詞就在一次次繁華的宴會中誕生。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詞誕生于酒宴歌席之間,主題多為愛情,充滿了暧昧、油膩。
然而晏殊作小詞,卻不随大流,而是有自己的高雅品味。
即使是借歌妓口吻的豔詞,也别有一番品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名句還被王國維拿來演繹,成了著名的人生三境界說。
都說“詩窮而後工”,可晏殊夜夜笙歌,一生富貴,文采卻絲毫無損。
咱們隻能說:天才的世界咱等凡夫俗子不懂!
5.
晏殊對自己的文采相當自信。
有一次,來自福建的詞人柳永上門拜訪晏殊。
此時的柳永已寫出了許多代表作,名氣如日中天,堪稱流行天王。
但在宋朝,任你再有錢有名,沒有個進士文憑也自覺低人一等。
柳永剛剛因為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詞作“且拿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得罪宋仁宗,被拉了黑名單,從此無緣科舉考試。
柳永一肚子委屈,以為晏殊也作小詞,應該能理解和欣賞他,說不定還能在皇上面前幫自己說說話。
他興沖沖登門求見。
晏殊淡淡地說:聽說你填了不少詞?
柳永喜上眉梢:就像相公您也填詞,咱們是同道中人呀。
晏殊立馬劃清界限:我可從來不寫什麼“針線閑拈伴伊坐”。
潛台詞是:你那三俗的詞别來沾邊。
冷冷的冰雨在柳永臉色胡亂地拍。
其實,士大夫們雖然看不起柳永,卻不得不承認他的影響力之大,以至于後來蘇轼寫豪放詞,都要問問别人和柳永的詞比起來如何。
晏殊卻不願意和柳永作比較。
晏殊活得富貴,詩詞也寫得富貴。
但這種富貴,絕不是炫富。
有一次他讀到一首叫《富貴曲》的詩,裡面有這樣的句子: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
晏殊嫌棄地說:這簡直是要飯的寫的,真正富貴的人哪裡會寫得這樣露骨。
在晏殊看來,詩要寫得貴氣,不能整天說什麼“金玉錦繡”,而要寫出富貴的“氣象”。
就像暴發富整天一身名牌,唯恐别人看不見,而真正有錢的人卻十分低調,但氣質一看便知。
晏殊的富貴氣象怎麼看呢?
他自己說:他寫的“樓台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和白居易的“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這樣的句子就是有富貴氣象的,窮人家哪能見到這樣典雅的景緻。
确實,這樣雅緻又有品位的豪宅,一般人恐怕連見都沒見過吧。
比如這一首:
清平樂·金風細細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短短幾句話,看似平淡樸實,卻處處偷着富貴人家的閑雅和意趣。
風是金風,屏風是鑲嵌着雲母石的昂貴的屏風,院内是各種名貴的花木,主人因為一點似有若無的愁緒肚子喝了點酒,醉後在窗邊午休。
好一副充滿品味和風雅的文人畫。
在杜甫筆下,秋天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杜牧筆下,秋天是“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在李白筆下,秋天是“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自古以來,秋天總給人蕭條、寂寥的感覺,因此我們向來有“悲秋”的傳統。
晏殊也是悲秋的,但他的情緒并不強烈,而是有一種淡淡的、悠閑的、似有若無的,屬于富貴之人的閑愁。
6.
晏殊雖然一生順風順水,卻也有三次短暫的貶谪經曆。
第一次是因為太後劉娥準備提拔親信張耆為樞密使。
大臣們紛紛反對。
一向溫和的晏殊竟然也激烈反對,說:張耆并非進士出身,沒啥文化,給他榮華富貴就可以了,不應該讓他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
劉太後當下沒說什麼,心裡卻不免留下疙瘩。
一年後,晏殊就因為情急之下打掉了随從的牙齒,被禦史彈劾,外放到了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第二次是就是因為太後死後宋仁宗對太後舊臣的清算,兩次貶谪都離京城不遠,不像柳宗元、蘇轼他們被貶到偏遠未開發地區,可見皇帝對晏殊還是相當好。
遭遇政壇風波的晏殊,情緒難免低落。
他懷念京城的日子,懷念那些宴會、嘉賓。
然而三次被貶,晏殊意外收獲了一首名作,結交了一位牛人。
公元1027 年,範仲淹正在應天府為母親守喪。
他比晏殊大兩歲,但仕途坎坷得多。
此時還是一名又窮又卑微的低級公務員,性格很直,骨頭很硬,酒量未知,但一看就不是會溜須拍馬,哄領導開心的角色。
此前他和領導意見不合,當面就開吵,事後還要把兩人的對話抄寫到宿舍的屏風上,讓領導十分頭大。
晏殊卻暗自留意這個人。
他親自邀請範仲淹出任應天書院學官,打理學院的大小事務。
範仲淹果然不負所托,與學生同吃同住,身體力行,應天府書院在他的打理下人才濟濟,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晏殊在應天府大力興學,卓有成效,從此:“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
不久,晏殊調任回汴京,擔任禦史台長官。
回到京城,晏殊沒有忘記範仲淹,推薦他進入館閣,這是範仲淹仕途的轉折點,也為他後來主持慶曆新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晏殊的知人善任是公認的,許多文人名臣在沒出名的時候就被他慧眼相中。
比如蘇轼的恩師歐陽修,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襄,寫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宋祁,三朝元老韓琦、還有一代名相富弼。
帥氣能幹的富弼還被他選為了女婿,後來在政壇上更是一路猛進,政績甩了嶽父大人十條街。
而他當主考官時選中的歐陽修更是後來的文壇領袖、蘇轼兄弟、王安石的伯樂,堪稱北宋最強HR。
然而晏殊的第三次被貶,卻正是拜他的門生們所賜。
7.
慶曆三年,晏殊官至宰相、樞密使,達到一個文人仕途的巅峰,掌握軍事和政治大權。
而他的門生們也都混得極好。
範仲淹任參知政事副丞相,女婿富弼任樞密副使 ,歐陽修、蔡襄等得意門生門也身居要職。
陣容豪華,著名的慶曆新政主角們紛紛就位,好戲将要開場。
座主和門生同處高位,共商國是,人才濟濟,談笑風生。
可惜,現實好像沒有看起來這麼美好。
和一輩子圓融、謹慎的晏殊不同的是,他提拔的這些學生們一個個都激進得很。
不激進就不可能去當改革家,改革往往都是傷筋動骨的。
以範仲淹為主導,慶曆新政志在富國強兵,改善北宋對外不斷挨打,對内冗官冗費的局面。範仲淹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試圖通過改善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結構。
結果自然是被一大批守舊派們強烈反對,宰相呂夷簡首當其沖。
變法派和守舊派鬥得不可開交,明着吵架、争論,暗地裡各種暗算、中傷也不斷上演。
晏殊為官多年,朝廷裡的關系錯綜複雜,變法派和反對派裡許多人都跟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比如反對派裡的宰相呂夷簡對自己有恩,後來給變法派緻命一擊的李定還是自己的外甥。
一邊是自己的門生,一邊是自己的恩主、親戚,晏殊夾在中間十分為難。
一切皆因歐陽修而起。
8.
作為蘇轼的老師,歐陽修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十足的朋克青年,性格直率,敢說敢做。
那時西北邊境戰事叠起,北宋幾次對西夏的大戰失利,主帥和樞密使換了好幾撥。
晏殊擔任樞密使期間,照例又舉辦了宴會。
歐陽修來到晏殊府裡,本以為老師邀他來共商國是,誰知道居然是來看開派對的,他悶聲不響,看着窗外的雪若有所思。
賦詩環節,大家都寫了些應景的詩句,寫寫賞雪、美女、歌舞啥的。
歐陽修卻不合時宜地寫了首:
主人與國共休戚,不惟喜悅将豐登。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餘萬屯邊兵。
——《晏太尉西園賀雪歌》
意思是,宴會的主人在這裡慶賀豐收的同時,可别忘了四十萬在西北苦寒之地和敵人作鬥争的将士們。
這可真是打了宴會主人兼國防部長晏殊的老臉。
從此以後,師徒兩人的關系跌入冰點。
慶曆新政期間,反對派攻擊範仲淹、富弼等人搞朋黨。
這是個十分敏感的話題,要知道唐朝的牛李黨争危害極大,皇帝十分忌諱大臣結黨。
誰曾想歐陽修直接發揮文筆優勢,寫了篇洋洋灑灑的《朋黨論》,坐實了他們一夥人結黨的事實。
不怕神隊手,就怕豬隊友,這下反對派還不笑開花?
歐陽修這橫沖直撞的性格擔任禦史,自然是四處開戰,到處樹敵了。
晏殊找了個借口把這個燙手的歐陽修調離了京城。
沒想到剛剛搞定這個刺頭,又一個刺頭冒了出來。
這就是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襄,也是晏殊的門生。
蔡襄也是個熱血青年,還是範仲淹、歐陽修等慶曆新政主力的鐵杆粉絲,他發揮崗位優勢,立即出來彈劾老師晏殊,彈劾的内容可謂不留情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1.當年皇上的親生母親去世,晏殊負責撰寫墓志銘,卻刻意隐瞞李辰妃生過兒子的事實;2.晏殊位居宰執,卻私自用公田建房出租牟利,還違規雇傭士兵蓋房子。
又翻舊賬又舉報違規違紀,這哪還有半點師生的情分可言?
這下皇帝也不跟晏殊客氣,直接貶到了不遠不近的颍州(安徽) 。
9.
白居易被貶江州,與琵琶女相遇,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歎。
晏殊第三次被貶,也有相似的境遇。
山亭柳·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随身。花柳上、鬥尖新。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
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衷腸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她是色藝雙全的歌者,年輕時身邊花團錦簇,擁戴無數。
随着年老色衰,人們不再欣賞她,甚至沒人聽她訴說身世。
如果有真正的知音,她願意為她一遍一遍唱那《陽春白雪》的高雅樂曲。
可惜曲終人散,也唯有獨自掩面哭泣。
被貶已有七八年,朝廷卻遲遲沒有召回的意思。
看來,與前兩次貶谪不同,這次朝廷是真的動了真格。
難道自己一生榮耀,在晚年卻這樣收尾?
在那些沒有笙歌、沒有聚會的孤獨的夜裡,晏殊或許會想起那些自己提拔的才華橫溢卻十分冒進的年輕人們。
他欣賞他們的才華,愛惜他們的才幹,卻并不贊許他們那愣頭青似的性格。
在複雜的官場,一味抱團、自我标榜為君子甚至把對手劃入小人的行列,這是十分危險的行為,甚至會四處樹敵,給自己招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晏殊看在眼裡,不得不為他們着急,也不得不阻止他們。
可他們,能否明白他的苦心呢?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盡管一再被他們頂撞、謾罵甚至打擊,晏殊卻是“宰相肚裡能撐船”,與範仲淹、歐陽修書信往來不斷,重修舊好。
大他兩歲的範仲淹也始終自認是晏殊的門生。
後來晏殊得了病,獲準回到京城養病,還恢複了宰相的各種待遇。
不久晏殊在自己京城的家中去世,宋仁宗因為沒有親自去看望他而悔恨不已,并下令綴朝兩天,以示悼念。
10.
晏殊的一生無疑是令人羨慕的。
作為一名讀書人,他一生官運亨通,官至宰相,實現了讀書人的最高理想。。
作為一名文人,他的小詞格調高雅,富有情緻,在文壇上也頗有影響力。
雖說他被诟病作品的内容狹窄、眼界不寬廣,但這隻能怪皇帝對老晏同志太好,就算貶谪也不舍得把他貶得太遠,沒機會像蘇轼、李白、杜甫一樣到處去看看祖國的壯麗山河。
作為一名官員,他“富貴優遊五十年,始終明哲何身全。”不參與黨争,一生深得皇帝信任。他慧眼識人,舉薦了無數牛人。歐陽修稱他是““謀猷存二府,台閣遍諸生。”,可謂貼切。
作為一名普通人,他家庭幸福,兒孫滿堂,子女也頗有出息,第八個兒子晏幾道還繼承了他的才學,所作小詞别有情調,在文壇上被稱為“小晏”。
……
凡此種種,随便哪一條拎出來都足以讓人豔羨,而晏殊愣是占了全部。
咱就是說,晏殊是不是屬錦鯉的?
參考資料:
《葉嘉瑩宋詞十五講》
《二晏評傳》
《北宋大神晏殊傳》
《宋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