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的壽命之短是出了名了,連古人都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蜉蝣就是古人的詩句裡“短暫而渺小”的意象之一。
不過蜉蝣不隻是一個美麗的意象,它是真實存在的一種昆蟲,存在于地球的時間非常長,比我們熟悉的恐龍出現的時間還要早,向上可以追溯到距今2億多年的石炭紀。
古人并不知道蜉蝣出現的年代有這麼久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社會出現的時候,蜉蝣已經繁衍生息不知道多少代了。在古代,古人就對蜉蝣有了細緻的觀察。
“蜉蝣”這個名字最早出現于《詩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一詩,這應當也是蜉蝣這個名字的由來。
在《荀子·大略篇》中提到:不飲不食者,蜉蝣也。
秦末漢初的學者毛亨在他的《毛傳》裡提到:蜉蝣,渠略也。朝生暮死,猶有羽翼以自修飾。
這句話是說,蜉蝣,又被稱作渠略,朝生暮死,身上有翅膀。
長尾蜉蝣
西漢戴德的《夏小正》中提到:五月蜉蝣有殷。殷,衆也。蜉蝣殷之時也。
這句話是說,五月份正是蜉蝣聚集的時節。
也就是說,到西漢的時候,人們就已經差不多把蜉蝣的習性觀察清楚了:不飲不食、朝生暮死、身上有翅膀、五月份會大量出現。
此後的記錄多是在說蜉蝣這種美麗的蟲子朝生暮死,用以比喻人生短暫,轉瞬一生死。
蜉蝣這種蟲子,從遙遠的石炭紀一直繁衍至今。它躲過了恐龍大滅絕,極端的冰河氣候也沒能讓它滅絕,更不可思議的是,兩億年的時間裡,蜉蝣的身體和習性似乎并沒有發生什麼明顯的變化。
數千年來,我們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隻能活一天。如果蜉蝣隻能活一天的話,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僅為了繁衍後代,然後後代也重複這一天的生命,努力繁衍制造下一代?
古人對蜉蝣的觀察得到的這些結論,是對的,但又不完全對。應該說,蜉蝣的成蟲狀态具有這些特性。
蜉蝣這種小蟲子,從出生到死亡需要經曆四個階段:卵、稚蟲、亞成蟲、成蟲。
而蜉蝣在成蟲階段,退化口器和消化器官,因此無法咀嚼和消化食物,隻能不飲不食。成蟲階段的蜉蝣壽命短則幾個小時,長則幾天,這段時間隻做一件事,就是交配。
因此,化為成蟲的蜉蝣,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繁衍後代。
不過蜉蝣的真實壽命可不隻是這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它們還有稚蟲階段。
蜉蝣稚蟲
蜉蝣會将卵産在水裡,還是稚蟲的蜉蝣一直生活在水裡,短則幾個月,長可達三年。它們要在水中經曆10到50次蛻皮,才能進入到亞成蟲階段。
在變态發育中,蜉蝣的成長也是挺不容易了,要經曆這麼多次蛻皮才是亞成蟲。
到亞成蟲階段時,蜉蝣已經長出翅膀,但是它還要再經曆一次蛻皮,才能蛻變成成蟲。這種已經出現成蟲體态還會再一次蛻皮的現象僅為蜉蝣獨有。
從亞成蟲到成蟲的時間就短多了,一般在24小時之内就會完成,有些甚至幾分鐘就可以完成。而後來人們發現,成蟲的壽命長短與這段變身時長有很大的關系,變身需要時間越長的,成蟲的壽命也會更長,能延長到幾天,變身時間越短的,成蟲壽命就隻有幾個小時。
随着蛻皮,成蟲階段的蜉蝣,上颚退化消失,下颚也退化,常有下颚須。它們的消化道内充滿了空氣,這能幫助它們從水中浮上來,也能幫助它們更輕松地飛行。
因為蜉蝣在成蟲階段壽命太短,所以很多蜉蝣會選擇同一時間變身成成蟲,它們飛在湖面上,尋找配偶,交配,産卵,然後死去。
嚴格來說,蜉蝣從稚蟲到成蟲,它們的壽命是幾個月到三年的,這在昆蟲中壽命已經不短了。隻是古人往往隻能觀察到蜉蝣的成蟲狀态,才以為它們“朝生暮死”,傳了幾千年,傳到現在蜉蝣就成了短命的典型代表。
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蜉蝣對水質和栖息地環境反應非常敏感,因此一個地區的蜉蝣數量可以作為一個地區環境污染程度的标尺。
蜉蝣雖小,可在生态鍊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蜉蝣的稚蟲會吃蚊子的幼蟲、藻類和水中的顆粒食物,它抑制了蚊子的數量,還能夠淨化水質。同時,蜉蝣的幼蟲又是很多魚群的主要食物,成蟲是一些飛鳥的食物,如果某一地區的蜉蝣消失,也會導緻當地魚群數量的減少。
生态鍊上的每一環都有它的作用,小小的蜉蝣雖然在完全成長後朝生暮死,可它們依舊繁衍了兩億年之久,也許這種模式就是最适合它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