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盼春歸?2022年1月20日10時39分,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寒冬已至盼春歸?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2022年1月20日10時39分,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
過了大寒,又是新一年的輪回。
正是嚴寒時,寒極春又來
“大寒”,天氣寒冷到極點之意。此時節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嚴寒時期,但寒極春來,已能隐約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春天的腳步近了。
“大寒”三候也預示春意萌動,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意思是母雞們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陽氣,開始準備孵小雞了;鷹隼傲立于冰雪,振翅高空,盤旋覓食;水域中的冰最結實、最厚重,孩童們可以盡情在冰面玩耍。
大自然用萬千氣象告訴我們:耐住這冬日最後的寂寞,繁華就在眼前。
大寒逢年關,年味越發濃
大寒帶來冬日最後一絲寒意,此時節諸君應多保重,進食溫補之物。
北方有大寒吃消寒糕的習俗,甜甜的糯米制成軟軟的年糕,滿足味蕾的同時,企盼年年平安、步步高升;南方家庭則會熬煮鮮美的雞湯,一碗暖乎乎的雞湯下肚,寒意盡消。
而廣州街坊還有吃糯米飯的習俗。以“識食”著稱的廣州人還會在飯裡配上炒香了的臘味、芫茜、蔥花等食材,聞着香噴噴,食完暖笠笠。
大寒适逢年關,年味越來越濃,這也注定了它是一個忙碌而歡快的節氣。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着一件事:迎接春節。正因此,才有了“大寒迎年”的風俗。對新年的企盼消解了肅殺寒意,平添幾分欣喜。
心安即吾鄉,一起迎新年
目前, 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國内疫情也呈多點散發态勢,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多地倡導就地過年,減少人員跨區域流動。就地過年,一時留守,是為了換來他日更平安的團圓。
不管在哪裡過年,此心安處是吾鄉。在這個緊挨春節的特殊時節裡,讓我們一起為迎接農曆新年而忙碌——
掃塵潔物
迎新的同時,還要辭舊。清代《清嘉錄》有雲:“臘将殘,擇憲書(即黃曆)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這一習俗演變至現在,就是從年廿六至年廿九,不停地洗洗洗。廣東有諺語雲:“年廿六,洗福祿;年廿七,洗疚疾;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洗籮柚(洗澡)。”在這幾天,洗地、洗衣、洗澡,把家中裡裡外外打掃幹淨,把“衰氣”“窮氣”“晦氣”統統洗掉,迎接新年。
置辦年貨
大寒節氣,正逢歲末。趕年集、買年貨、辦年菜可以安排起來了。
日前,2022“網上年貨節”廣東專場啟動。化州鴨蛋、連州菜心、潮汕海産、梅州金柚、陽江青棗、新會陳皮、韶關臘肉、徐聞菠蘿……一大波美味襲來,讓人看了都流口水。
一切準備就緒,靜待春回大地!
文字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澤銘
來源: 羊城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