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7:48:21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這是宋代詩人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裡的一句詩。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

▲ 《秋浦停舟圖》南宋 佚名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無賴,謂頑皮,是愛稱,并無貶意 。頑皮小兒,卧剝蓮蓬。

一個“無賴”一個“卧”,将溪邊村居生活的樸素安适、生機勃勃,躍然紙上。

自古以來,稚氣盎然的“童趣嬰戲”都是創作者們偏愛的題材。

孩童天真爛漫。類似“孩子無拘無束剝蓮蓬吃”的場景惬意十足,又非常生活化,很容易激發出創作者内心的喜悅與平和。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2

▲《童戲圖冊頁》北宋 趙佶(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在詩文、繪畫、刺繡、剪紙、瓷器、雕刻...中,以童趣嬰戲為主題的作品層出不窮。這一點從宋代“嬰戲圖”的流行尤可見一斑。

“嬰戲圖”是以孩童玩樂情景為題材的繪畫類型,宋時很受歡迎。

北宋畫師蘇漢臣是這類題材的代表畫家之一。

他的《秋庭嬰戲圖》、《冬日嬰戲圖》、《開泰圖》、《灌佛戲嬰圖軸》等作品,生動呈現了孩子們推棗磨、逗貓、騎羊、扮僧侶等場景,讓我們得以圍觀宋代孩童嬉戲玩耍的情景。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3

▲推棗磨; 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4

▲ 逗貓;北宋 蘇漢臣 (傳)《冬日嬰戲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5

▲ 騎羊(小孩子可以,大人就别嘗試了);北宋 蘇漢臣 (傳)《開泰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6

▲ 扮僧侶過家家;北宋 蘇漢臣 (傳) 《灌佛戲嬰圖》

(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社會相對穩定,又鼓勵商業發展,人們生活富足,人口增長加快。

童趣嬰戲題材作品的大量湧現,與當時的社會狀況關系密切。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7

▲ 北宋 蘇漢臣(傳) 《貨郎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同時期定窯燒造的“孩兒形瓷枕”的流行,也與宋代相對安定富足的社會環境有一定關系。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8

▲ 北宋 定窯白釉孩兒枕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9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0

▲ 北宋 定窯白釉孩兒枕 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古代五大名窯之一,定窯以産白瓷著稱,其窯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曲陽縣。

五代、北宋時期,曲陽屬定州管轄,“定窯”之名即來源于此。

定窯受邢窯的影響很深。自唐代邢窯白瓷聲名遠播之後,定窯白瓷是古代白瓷體系的又一大高峰。其燒造的孩兒形瓷枕是白瓷的代表瓷器之一。

▼這件宋代定窯孩兒枕,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溫潤的淡黃,質感如絲綢裹玉石,兼顧柔和感與力量感。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1

孩童匍匐卧在長圓形的榻上,兩臂交叉環抱,兩隻小腳相疊上翹,擡着頭,表情純真活潑,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神似蘇漢臣所繪《秋庭嬰戲圖》和《雜技戲孩圖》中的嬰孩形象。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2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3

孩童身下的床榻,以浮雕形式雕刻螭龍、垂雲、卷枝等紋飾裝飾。

整件作品凝聚了古代匠師藝術創造的高超水平,造型飽滿,線條流暢,極為傳神。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4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5

孩童們天性純真。其活潑的姿态,專注的表情,稚拙的模樣,總令人感到童稚世界純粹的美好。

諸多孩童題材作品的湧現,除了因創作者被這種稚趣盎然的天性打動,也因民間傳統文化中對“多子多福”有樸素的企盼。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6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7

▲《百子嬉春圖》南宋 佚名 故宮博物院藏

觀複博物館與優秀手工制瓷匠人聯手,據「定窯白釉孩兒枕」摹古制作了一款小巧可愛的「孩兒枕擺件」。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8

擺件為長圓形,周邊裝飾有螭龍、如意紋飾。釉色白中發暖,如象牙般均勻柔潤。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19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20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21

孩童梳娃娃發髻,天庭飽滿,耳朵似元寶,面頰似蘋果,右手持絲縧璎珞繡球。

稚氣未脫,純真好奇。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最喜小兒無賴)22

北宋出精陶,曲肱代枕高。

在傳統制瓷工藝發展史上,宋代是一個群星閃耀、熠熠生輝的時期,其燒造品類之繁、器型之變、意境之深、質量之精,均令人贊歎不已。

今時今日,人們已不再借定窯燒造的精美瓷枕納涼消暑,但定窯白瓷之韻,卻值得反複欣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