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島嶼讀書#
一個朋友送我一本書,号稱曾為天下第一禁書。此書就是《商君書》。據史料記載,秦國是第一個推行禁書文化政策的國家,自從先秦開始,到最後一個清朝皇帝溥儀,所禁書目,數以千計。秦國時期商鞅明确提出禁止儒家的《詩》《書》。但是,商鞅一定沒有想到,由他自己及其後人整理彙編而成的《商君書》,居然成為“天下第一禁書”之一,自從誕生以來就被曆代統治者封禁。
《商君書》到底寫了什麼?有為何被曆代皇帝封禁?
《商君書》又名《商君》、《商子》,乃是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合編。他的作者,學術界向有争議,至今沒有唯一答案。呂思勉認為本書非僞撰,郭沫若認為此書是韓非門人揣摩商鞅的思想寫成,還有不少人認定此書為商鞅後學所編。本書在戰國時就有傳本,《韓非子·五蠹》稱:“今境内之民”“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漢書·藝文志》法家類著錄《商君書》29篇,至宋已有亡佚。
傳至今日,《商君書》共有26篇,其中兩篇隻有篇目而無内容,加上《群書治要》卷36引《商君書-六法》中一段,實際隻有24篇半。主要内容就是:一、更法;二、墾令;三、農戰;四、去強;五、說民;六、算地;七、開塞;八、壹言;九、錯法;十、戰法;十一、立本;十二、兵守;十三、靳令;十四、修權;十五、徕民;十六、賞刑;十七、畫策;十八、境内;十九、弱民;二十、外内;二十一、君臣;二十二、禁使;二十三、慎法;二十四、定分。
更法此篇記載了秦國實行變法之前革新派與守舊派圍繞該不該變法,為什麼要變法的問題展開的争論。
墾令篇共分兩方面内容,一是有關墾荒法令的内容,共有二十條法令,二是對法令的論證和解釋。
農戰篇正反兩個方面論述了農戰政策,并從九個方面論述了農戰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據民衆在農戰中的功績受官加爵,那些儒生、說客、商人不參加農戰,不能受官加爵。
去強篇強指百姓不聽政令。本篇談論如何消除百姓不聽從政令的弊端。作者認為去強需要以刑罰,專心農戰,少事商賈也是去強的辦法。
說民篇在這一節論述了如何治理民衆的問題。“民之所欲萬,而利之所出一”。民衆同君主的意見相同,國家的法令就能執行,民衆同君主政見不同,國家的法令就不能實行。國家的法令就能執行,國家就能治理好。國家的法令就不能實行,國家就會混亂。
…………
弱民篇,圍繞民弱與國強的關系進行闡述。法明治省,任力言息。治省國治,言息兵強。故治大,國小;治小,國大。人民不敢抗拒法律,國家就強,人民敢于觸犯法律,國家力量就弱,所以治理得法的國家一定要使人民不敢抗拒法令。人民樸質,就不敢觸犯法律;民衆放縱就敢于恣意妄為。不敢觸犯法律就會守法。人民守法,就聽衆役使;任意而行就不受控制。所以說采取強民政策以去除不守法的民衆國家力量就弱;采用弱民政策以去除不守法的民衆,國家力量就強。
…………
《商君書》記載了法家革新變法、重農重戰、重刑少賞、排斥儒術等言論,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第一重點就是革新變法思想,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詳細記述了商鞅與甘龍、杜摯在秦孝公面前争論變法的問題。其中提到,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禮制不相同卻都能稱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卻能先後稱霸諸候。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創制法度,而愚蠢的人隻能受法度的約束。賢能的人變革禮制,而沒有才能的隻能受禮制的束縛。受舊的禮制制約的人,不能夠同他商讨國家大事。被舊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論變法。
《商君書》第二重點思想就是重農重戰思想,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善為國者,官法明,故不任知慮。上作壹,故民不儉營,則國力抟。國力抟者強,國好言談者削。故曰: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農戰矣。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農戰矣。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夫民之不農戰也,上好言而官失常也。常官則國治,壹務則國富。國富而治,王之道也。故曰:王道作外,身作壹而已矣。《商君書》更為君主從政治,經濟,教育三個方面謀劃了具體的弱民手段。政治:實行流氓政治,小人政治,以弱民消滅強民,以奸民控制良民。用強民消滅強民,那最後剩下的還是強民。但若用弱民消滅強民,那就隻剩下弱民,而弱民,很好控制。《商君書》中所謂:“以奸民治,則民親制”。《商君書》沒有詩歌,沒有音樂,至于雜耍表演,就更是令行禁止,隻有努力耕作,上稅,打仗。至于其它,則被認為是無用的,邪惡的,隻會讓人民荒于耕戰的奇技淫巧。《商君書》隻是不斷的禁止這個,禁止那個,以創造一個單一的,僵化的社會。縱然人民的欲望千差萬别,但隻要用專制的強權限制除了“農戰”以外的一切謀生手段,那麼不管是為了獲得财富還是僅僅隻是為了活着,人民就不得不服從于專制君主國家所預設好的道路。
《商君書》認為,國貧而務戰——毒生于敵,無六虱,必強;國富而不戰——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國以功授官予爵,此謂以盛知謀,以盛勇戰。以盛知謀,以盛勇戰,其國必無敵。國以功授官予爵,則治省言寡,此謂以治去治、以言去言。國以六虱授官予爵,則治煩言生,此謂以治緻治、以言緻言。《商君書》還說,所以聖人掌握政權,天下沒有受刑被殺的人,并不是他不用刑,不殺人,而是聖人推行的法令更明白易懂,又給人民法官、法吏,作他們的老師,教他們懂得法令。從而萬民都知道應躲避什麼、親近什麼。怎樣躲開禍患,接近幸福,而且都能自治。
《商君書》不乏為一本奇書,但明顯帶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硬說是天下第一禁書更是嘩衆取寵的辭藻了。
《商君書》其中的很多要義對治國理政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比如“聖人不法古,不修今”;“萬乘莫不戰,千乘莫不守”;“凡将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國務不可不謹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強國事兼并,弱國務力守”等等,讀懂這本書,政治領悟力一定還有大幅提升,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商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