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首都首爾,有一種叫做“chopang”(貧民窟)的住房,是最貧窮的人居住的地方。
韓國電影《寄生蟲》當中,主角一家人所居住的房子,就是這種貧民窟。在那裡,韓國社會的不平等和貧困的現實清晰可見。
本文将介紹生活在韓國底層住房城鎮的人們,以及那些前往首都發展的韓國年輕人們陷入住房貧困的現實情況。
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不管一個人多麼貪心,他在被埋葬時所需要的土地僅僅隻是6英尺(約182厘米)。
那麼在韓國,一個年輕人需要多大的空間呢?
首爾市内車站附近的青年住宅(面向年輕人的公共住宅),主要以20多歲、30多歲的單身人士、新婚夫婦等為對象,也被稱為“2030租賃住宅”。
2019年9月,首爾市政府發布了青年住宅的住房指南,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在指南中,住房委員會試圖将大學生和單身年輕人的申請限制在每人隻有5坪(16平方米)的空間,并高傲地認為年輕人應該住在“雞籠”裡。
住房委員會的觀點在首爾年輕人之中産生了激烈的争論。對于來自農村地區,前往首爾發展的年輕人來說,不管是不是5坪,便宜才是最重要的。而對于在城市地區生活的年輕人來說,委員會毫無疑問将他們的自尊直接打碎。
雖然這個世界上的生活充滿了文學的浪漫和教訓,這是好事,但這個直截了當的問題不是隐喻或比喻,而是向真正的年輕人提出的一個社會主題。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稍微好一點的社會,我們決不能告訴年輕人,他們所需要的隻是足夠一個人躺下的空間。
一個桌子一張床一間廁所,便是他們的家
媒體們采訪了一些年長的人,比起年輕人的沖動,他們顯得十分的理智。一位受訪者表示,在找不到房子的時候,他在租賃住宅裡,與有相同遭遇的2名朋友以合租的形式生活很長一段時間。面對如今政府給予年輕人的住房,他認為,即使隻有5坪,公共住宅帶來的居住穩定性也非常有價值。
不過他接着表示,公共機關提供的單身者最低居住标準為5坪,略超過政府規定的14平方米(4.2坪),這一點确實引起了争議。
另外,年輕人的居住權利的運動團體蛞蝓聯合的崔智熙董事長批評了這一決定:“一個公共機構創建了一個5坪的出租屋,這給租賃機構和其他人提供了一個借口,即擁有一個較小的單間公寓是可以的。與此同時,這對于讓年輕人居住在車站區域是有意義的。城市中心擁有大量的社會基礎設施、有形和無形的資源和機會,但至今‘它們’不允許窮人進入,它們仿佛在說:‘如果你沒有錢,你就應該住在郊區。’”
韓國郊區
年輕人當中也有貧富差距韓國的年輕人真的很窮嗎?走在首爾的大街上,似乎沒有人比他們更受益于當今年輕人的富裕文明,過着更優越的消費生活。他們的Instagrams上充滿了韓國各地的餐館照片,頻繁的國際旅行經曆以及比物質财富更重要的愛好盛宴。
當然,不能用“年輕人”一詞來概括所有20多歲的年輕人。韓國的年輕人之間也有劃分:有來自首爾的中上層青年,他們在韓國的SKY大學聯盟(韓國三家頂尖大學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學習;有來自有來自重工業城市的擁有高中學曆的藍領工人;也有來自職業學院的青年。
這些年輕人的人生軌迹各不相同,抛開由家庭等因素的中上層青年,那些由于學習或就業等原因從農村來到首爾獨自生活的,在一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時經曆的年輕人,往往面臨住房貧困。
根據數據顯示, 首爾獨居青年的住房貧困率從2005年的34.0%上升到2015年的37.2%。來自農村地區的年輕人湧向首爾,以升入大學,加入豪門企業,備戰公務員考試為目标不斷努力。
然而,這些年輕人往往沒有任何的人脈或者勢力,來自父母的支持是有限的,他們更有可能住在非住宅區,比如考試院,即使他們住在有廚房的一室一廳,他們也會選擇低于 “最低住房标準”的廉價生活以節省生活費用。
這就出現了第一個陷入貧困的問題——不穩定(無法定居)。在韓國,住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往往不能在一個地方待很久,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服兵役、實習生強制要求離公司近、學習語言等等。
無論他們是因為麻煩,還是因為房東不喜歡,或者出于什麼原因,這種颠沛流離的結果便是他們很少提交“入住通知書”(在韓國,隻有提交通知書才會受到《住宅租賃保護法》的保護,擁有合法的入住權,房東不能輕易趕走你)。 這就造成了一個循環,在多次搬家中,年輕人生活的環境随之改變,沒有穩定的條件,就無法逃離這種住房貧困的困局。
另外一個原因在于統治者,當選的官員與富裕家庭密切相關。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忽視了對年輕人的承諾,無恥地在自我利益中帶頭。年輕人的聲音無法傳達到高層,往往隻有在該地區簽署過入住通知書的人才有機會參與社區以及住房相關話題。
年輕人的住房變得更加貧困,最重要的是,壓倒性的住房費用負擔使生活本身變得不可行。例如,根據韓國住房數據,首爾考試院的租金每坪每月在15萬韓元(約780人民币),按照韓國最低标準5坪來看,年輕人一個月花在住房上的金錢就高達3900人民币。
此外,每三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37.1%)處于貧困狀态,盡管他們正在工作或尋找工作。
結語房東的傲慢,政治不能代表年輕人的聲音,大學忽視了照顧學生住房的責任,法律和政策隻有利于老一代業主的肩膀——到處都沒有對年輕人有利的條件。
年輕人的住房貧困的現實,往往就是一個國家的縮影。韓國的未來在這些年輕人身上,而這些年輕人的未來卻為了房子而奮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