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甄嬛傳》中的曹琴默聰明,但是,她有一句話卻說得不對。
頌芝承寵之後,甄嬛問她:“頌芝可否成大器,姐姐可曾留心?”
曹琴默回:“頌芝的确有幾分小聰明,也頗有姿色。可她太畏懼華妃,太聽話了!”
這句話說出了頌芝的四個特點:小聰明、貌美、畏懼華妃、聽話。
其中,前三個點說得都很對,唯有最後一條——“聽話”,卻是未必!
01、頌芝的“庸常”與“反常”
相比于皇後身邊的剪秋、甄嬛身邊的槿汐,甚至是安陵容身邊的寶鵑,頌芝在聰明程度上,是遜色的。
皇後心情不好的時候,剪秋能寬慰到點子上。
甄嬛迷茫的時候,槿汐能為她指點迷津。
安陵容垂頭喪氣的時候,寶鵑會賜予她能量。
而華妃每每動氣時,頌芝口中念的永遠是:“娘娘,您要當心自己的身子啊!”
除此之外,再也說不出什麼有用的話了。
當然,頌芝的庸常與華妃的跋扈也有關系。
因為華妃太過強勢,聽不得逆耳的話,容不下有才能的人,所以,才選了頌芝這樣一個看起來乖順、聽話的人作貼身婢女。
然而,頌芝也不是一直都聽話的。
甄嬛失子,華妃被冷落了大半年之後,就曾有兩次斥責頌芝。
一次是聽聞頌芝将華妃宮中的情況告訴了年羹堯,年羹堯意欲聯合敦親王助力華妃複寵。
當時,華妃斥道:
“本宮不是和你說了,不要提本宮和皇上的事兒嗎?”
“哥哥再怎樣也好,怎麼又和敦親王一起?就算哥哥曾受過敦親王恩惠,也不應與他來往過密啊!”
另一次是皇上到華妃宮中,頌芝端來洗手水,皇上剛提了句這水的味道和原來不一樣了,頌芝就搶了華妃的話,把洗手水的配方詳細地告訴皇上,引得皇上注意。
皇上離開之後,華妃心裡不痛快,差點打了頌芝。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華妃是一個直覺很準的人,她發火、動怒,往往不是平白無故的。
之所以華妃會在這兩次怒斥頌芝,實在是因為頌芝的舉動太過“反常”!
02、頌芝到底是誰的人?
頌芝從小就伺候華妃,是華妃的陪嫁侍女。
因此,人們總是很自然地将她看成是華妃的人。
但是,當我們順着華妃怒斥頌芝的“線索”向下挖掘,就會發現:頌芝的這些反常舉動,并不是為了華妃,而是為了年羹堯!
劇中,華妃反複強調,自己是年羹堯最寵愛的妹妹,從而給觀衆造成一種錯覺:年羹堯的立場和華妃的立場總是一緻的!
但實際情況卻并不是這樣。
華妃看重哥哥,也愛重皇上,她不想讓哥哥過多參與進她和皇上之間的感情,隻因為,她有個隐憂:怕皇上對她好,是因為哥哥的關系;也怕哥哥的舉動,使皇上感到被脅迫,從而不愛她。
所以,華妃吩咐頌芝,不要把宮中的事情都對年羹堯說。
但,年羹堯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同。
他要掌握宮中動靜,才能更好地謀定在前朝的舉動。
因此,他恨不得能拿到皇上和華妃之間所有的信息。
頌芝作為宮裡宮外互通有無的關鍵人物,顯然站在了年羹堯一邊,沒能為華妃保密。
而“翊坤宮洗手水”一事,頌芝的舉動就離譜了。
作為一個平日裡在華妃身邊大氣都不敢出的“聽話”的宮女,事發當天,頌芝突然像吃錯了藥一樣,敢打斷華妃的話,在皇上面前讨巧,她哪來的膽子?
頌芝的反常,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她能承寵,很可能是年羹堯的意思!
如果年羹堯真有心要挾幼子而廢皇上,他總得先有一個“幼子”才行啊!
華妃自打上次小産之後,再也沒有過身孕。
年羹堯派陳大夫到宮中給華妃診病,補藥開了一大堆,還是全無效果。
非但如此,為着甄嬛小産的事兒,皇上冷落了華妃半年之久……
這些,都讓年羹堯感受到了華妃的“不給力”!
與其将“獲得幼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華妃身上,還不如讓頌芝上位,替華妃分擔獲得恩寵和懷孕生子的壓力。
如果頌芝真的有幸生下一個男孩,将其撫養在華妃名下,那麼,年氏一族大業可成!
當然,年羹堯的這些想法是不能直接告訴華妃的。
因為,在這一問題上,兄妹二人想法同樣不一緻。
對于年羹堯來說,華妃最應該從皇上那得到的是榮寵和信任。
如果華妃能生下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是助力年氏一族大業的“工具人”。
但對于華妃來說,她最想從皇上那裡得到的是愛情。
她之所以求子若渴,除了想有一個終身依靠之外,更想要一個和皇上的愛情結晶!
年羹堯需要頌芝助力華妃,但對華妃來說,她不想任何人分自己的恩寵,頌芝也不行!
03、是趨利還是忠心?
年羹堯被處死,華妃降為“年答應”之後,隻有頌芝陪着華妃。
劇中有一個場景,華妃為哥哥燒紙錢,摸着頌芝的臉,感慨萬千。
那麼,頌芝沒離開華妃,真的是因為忠心嗎?
我看未必!
首先,這件事并不是由頌芝說了算。
周甯海倒想陪着華妃呢,卻被皇上下令杖斃了。
翊坤宮就算也有别的奴才想跟着華妃,但也不得不聽從内務府統一分配……
“華妃身邊隻能有頌芝一人陪伴”,這是皇上下的命令。
此時,就算頌芝不想留下來,也不能抗旨啊!
其次,跟着華妃是最優選項。
頌芝得皇上寵愛時,趾高氣揚,得罪了很多妃嫔。
甄嬛當日失寵,貴為嫔位,尚且被富察貴人和齊妃堵住扇耳光、罰跪;頌芝一個小小的答應,落魄後,還有她的好果子吃嗎?
跟着華妃就不同了。
年家雖然榮光不再,但華妃将門之女的氣勢還在,和皇上之間的餘情也在。
有華妃的庇佑,頌芝才不至于被人踐踏、欺辱。
所以,頌芝在華妃生前一直追随她,到底是趨利還是忠心,真的很難說。
——每個人,都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有餘力去扮演别的角色。
表面看來溫順、聽話的頌芝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人呢?
甄嬛明白這一點,因此,她善于成全别人,用以交換别人對自己的成全。
而華妃,眼中隻看得到自己的需求,連親哥哥最想要什麼都不知道,這才給了哥哥安插頌芝在她身邊的機會,使她渾然不明、至死蒙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