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經常說如果我以後失業的話,可以去賣香蕉。因為她看見天天經過的這條羊橋路雖然很小,不算經常用三輪車拉香蕉來賣的那幾檔,就是固定賣香蕉的人和店都已經有好幾家了。
媽這樣說的意思,其實是因為香蕉在江門本地實在太常見的緣故。
看,這一條路,有一家本來是兩夫妻做的蕉檔,賣着賣着香蕉,兩老就退休回家,就把它交給了女兒和女婿,小兩口一邊賣香蕉,一邊春節的時候賣賣春聯,日子過得好像還不錯。
而它的對面,也有一間賣蕉的。就一位老阿姨在賣,大概都有十幾年了。
在斜坡下的小店,主營是賣蔬菜的,但是也會被專門弄出一個角落,把香蕉放上了案闆賣。一問,原來說是家裡種了幾棵香蕉樹,蕉熟了的時候就順帶着,捎帶着賣。
斜坡下的水果店,各式水果都有,但也會專門用了小三輪車,每天拉着一車香蕉放在店門口賣,還要放上紙牌寫上“2.5元一斤”的大字。這樣賣蕉的方式,效果還不錯。那些大媽阿姨都喜歡這樣圍着小三輪挑香蕉,其他的水果反倒變了陪襯了。
至于平時用自行車拉着一籮筐的蕉出來,随意擺賣的就更多了。所以我媽覺得這麼多人賣香蕉都能消耗得去,用賣香蕉的方式來解決衣食大概是沒問題的。
蕉在江門五邑給人的感覺是平平淡淡的,随處可見,味道香甜,雖然沒有什麼特色,但卻是不會讓人拒絕的味道,是一年四季都受歡迎的水果。
蕉樹,在江門五邑很常見。在鄉下的魚塘邊上都喜歡種上一棵,甚至有時路邊都可以見到好多廢棄的蕉樹。
因為數量多,供應季節長,随處可見,我們小時候就認為北方水果代表是蘋果,我們南方的代表就是香蕉。
本地人供奉神佛祖先,要有香蕉,因為要招财進寶(招跟“蕉”同音);考試要有香蕉,就像現在高考,在門外等的媽媽們不但要穿上旗袍期待旗開得勝,還要帶上幾根香蕉甘蔗,喻意今朝(金蕉)掂過碌蔗。
江門的市場上賣的蕉有三種:彎彎的金黃色的香蕉,粉糯香甜的粉蕉,還有最普通的大蕉。但也隻有大蕉,才是江門人從小吃到大的蕉。
大蕉的體型和皮都比香蕉和粉蕉要厚,甜度也沒有他們的高,但等到那個外皮變得越來越黑,成熟得想要爛掉的時候,咬上一口,那個甜裡還帶着一絲若有若無的澀味,會讓人想起小時候。
蕉的花也很平凡,膨脹大的蕉蕾就像個紡錘,一點也不好看。在江門五邑,會被做成蕉蕾雞絲粥。據說是對胃很好,不過吃過一次也沒有感覺到特别的好吃。
而且這個蕉蕾特别澀,處理起來是非常的麻煩,處理不好的話是沒法吃的,要反複焯水,再浸泡,還要用鹽搓洗,多次後直到澀味消失才能用。那焯水後的水都是黑色的,所以在市場上看着這一個個紫色的大花苞,我都是敬而遠之的。
從前買蕉都是一買就會買一大挂的,買回家要進行焗蕉,把蕉催成熟了才能吃。焗蕉是把青青的蕉放進米缸裡,再插上一支點着了的大香,用麻袋封好,熏一夜後打開,青青的蕉皮變會變黃,蕉就這樣成熟了。
這樣催熟的大蕉又甜又香,比現在那種用人工催熟劑的味道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現在不會在自己家裡熏香蕉了,回鄉的時候,直接去田裡轉,看見樹上哪隻熟就掰哪隻,舅舅們也不會阻止我,隻是不知道這樣做的話,會不會影響其他沒有成熟的香蕉。
不過,現在的香蕉感覺沒有以前的好吃了。很多的時候,吃到的都是外表看着已經成熟,但是吃起來裡面的心卻還是發硬的,再沒有以前的那種入口又甜又香又滑的感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