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架顯微鏡被造出後,人類的視界被極大的拓展了。後來,喜愛磨制透鏡的列文虎克借助顯微工具首次發現了微生物。世界如此美妙,并不僅限于肉眼可觀、視力可達的邊界,而在尺度更小的顯微領域,許許多多的微生物呈現異彩紛呈的曼妙與神奇。
自然界的分解者——無冕功臣
當老去的動物長眠,當枯萎的植物倒下,除了在冰雪低溫或異常幹燥之境,在這個星球上的動植物遺體不會日積月累,而會随時間推移逐步腐爛、分解,并被自然重新消納,當然,這過程可伴有讓人不愉快的腐臭氣味,但在這其中,我們當中的龐大族群——無數的微生物功不可沒,我們在分解動植物遺體過程完成生命活動,延續了世代,也無聲中促成了物質與能量的循環,雖然眼不可見,我們卻真實存在,是當之無愧的無冕功臣。
食物馊敗的原因之一——細菌
或許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冬天保存食物比在夏天要容易一些。同樣存放于室内的新鮮蔬菜,或美味佳肴,假如在炎炎夏日沒有置于冷藏環境,菜葉不僅萎蔫還會爛掉,而食物很快就有馊敗的味道。大家不禁會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細菌也有非常大的家族,同屬微生物範疇,但卻喜暖怕冷。我們大多數直徑在0.5到5微米之間,在光學顯微鏡下,經過染色很容易就能看到我們。在37攝氏度左右,最适合我們大多數族群生長,也正因為夏季濕熱,氣溫高達30多度,我們無疑會利用有利的溫熱條件加緊繁衍生息。飄落于食物當中的我們,在水分、多種酶的幫助下,随條件而異,進行着有氧氧化或無氧酵解,食物被氧化後散發出馊敗的氣味——馊敗的食物絕不能再吃,因為裡面不僅混有擴繁後我們的族群,還有我們分泌的一些物質,其中就可能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而到了寒冬,我們的生命活動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因此,裸露于外的食物較夏天不易腐敗。沒錯,食物的馊敗有我們的一部分“功勞”,這也是我們承擔自然界分解者角色的重要體現。
更小更簡單的生物——病毒
和細菌相比,我們病毒要小得多,通常以納米來衡量我們的大小(1微米=1000納米),要看到我們,光學顯微鏡無能為力,而電子顯微鏡卻能清晰地捕捉到我們的身影。由核酸與蛋白質構成的我們比細菌簡單多了,必須依靠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存,可以是宿主細胞,也可以是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組織,但都必需滿足我們對營養和溫度等需求。和細菌不一樣,我們“怕熱不怕冷”,通常保存我們的樣品溫度多在-20攝氏度,長期保存的話更是在-70到-80攝氏度之間,或者是置于液氮罐中(-196攝氏度)。所以,在嚴寒的冬季,細菌生命活動通常受到抑制,而對我們而言卻是适宜活動的“好時節”。在我們當中,有的能導緻人類生病,有的能誘發腫瘤,但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對人體有害,比如說,我們的一些兄弟,隻感染細菌,它們就被歸入“噬菌體”的範疇,它們在人類科研上卻非常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