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中的"桂花",不是桂樹的花
人間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聽見鄰居家的小學生,在背誦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我走過去問他:"人間桂花落中"的桂花是什麼意思?
他說:"就是桂樹的花呀!"
"誰告訴你,桂花就是桂樹的花呢?"
"老師呗!"他忽閃着明亮的眼睛,天真地回答。
将"人間桂花落"中的"桂花"理解為"桂樹的花"的人不在少數。有一次,我為全縣的小學語文教師作報告,談到了《鳥鳴澗》,便問"桂花"是什麼?大多數老師都說是"桂樹的花"。隻有個别的老師認為:解釋為桂樹的花不恰當,因為桂樹是在中秋時節開花的,而王維寫的是"春山""春澗"的夜晚,如果解釋為"桂樹的花",很明顯,就前後矛盾了。至于怎樣解釋才恰當,他們也說不明白。
前幾天看頭條上的悟空問答,有人就桂樹落花的問題進行了解釋。說桂樹有好多種類,有秋天開花的,也有春天開花的。王維在《鳥鳴澗》裡寫的是春天開花的桂樹。
這個解釋雖然打消了桂樹不在春天開花的疑問,卻與王維的詩句毫不相幹。我們不妨想一想,王維寫的是鳥在夜裡的山澗中鳴叫,以及夜間鳴叫的原因,和桂樹的花有什麼關系呢?難道是鳥在桂樹的枝葉中鳴叫,叫聲震落了桂樹的花嗎!
事實上,"人間桂花落"中桂花,不是桂樹的花,而是"月光"的意思。這句詩裡,王維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所謂借代,就是不直接将本體事物說出來,而是用本體事物的标志、特征、附帶物等來代替本體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鳥鳴澗》中,"桂花"與"月光"有什麼關系呢?這要從吳剛伐桂的傳說談起。
在民間傳說中,吳剛是玉帝的一個仆人,他犯了天規,玉帝懲罰他,讓他将月亮上面的一棵參天桂樹砍倒。吳剛每砍下一塊兒樹皮,桂樹馬上就長出一塊新皮。無論吳剛怎麼砍,桂樹總是老樣子。據此,富于想象力的文人學士,就将桂樹和月亮連在了一起。
王維之前的宋之問,在一首詩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從月中落下來的 "桂子"是什麼?不就是灑滿長空,普照人間的月光嗎?
王維之後的白居易,在《憶江南》詞中寫道:"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白居易在月中尋找的桂子,不就是吳剛砍伐的那棵桂樹嗎?
宋之問能用桂子代替月光,白居易要在月亮上找到桂樹,那麼,王維在《鳥鳴澗》裡用桂花來代替月光,也就自然而然、不足為奇了,這是用傳說來代替本體呀!
知道了"桂花"是一種借代,再理解《鳥鳴澗》就情景交融了:靜寂的春夜,月亮升了起來,明亮的清輝灑滿人間,驚醒了沉睡的小鳥。小鳥誤以為天亮了,時不時地在空曠的山澗中鳴唱。
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鳥鳴澗》就是一幅形神兼備的春澗月夜鳥鳴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