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是七絕還是樂府詩?
王昌齡的《出塞》兩首,都是七言的絕句。不過這兩首有區别,
第一首是近體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是一首平起平收,首句押韻的七言近體絕句,平仄、黏連、押韻都符合格律要求。
第二首是古體 :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熟悉格律詩的朋友可以看出,“黃河水流無盡時“中,河這個字出律,如果是仄聲就合律了。
七言詩盛行時,格律規則已經比較完備了。我們可以看到,唐朝七言絕句中的古體并不多,基本都是近體。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與音樂相關的官署,漢樂府指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在民間流傳的時候,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歌詩”,魏晉時“樂府”或“漢樂府”。後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也叫做稱“樂府詩”。
王昌齡的《出塞》當然也是是樂府詩。“出塞”是樂府《橫吹曲》舊題 ,漢朝的橫吹曲是李延年因胡曲而改造的新聲。
漢橫吹曲流傳到魏晉以後有十八個曲調:
《黃鹄》《隴頭》《出塞》《入塞》《出關》《入關》《折楊柳》《黃覃子》《紫骝馬》《骢馬》《赤之揚》《望行人》《關山月》《洛陽道》《長安道》《梅花落》《雨雪》《劉生》。
古人用《出塞》為題的詩太多了。
例如南北朝·劉峻的《出塞》:
薊門秋氣清,飛将出長城。
絕漠沖風急,交河夜月明。
陷敵挫金鼓,摧鋒揚旆旌。
去去無終極,日暮動邊聲。
詩仙李白有《折楊柳》傳世:
垂楊拂綠水,搖豔東風年。
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
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唐人馬戴 的《出塞》: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
十八個曲調之一的《關山月》,也被李白用過: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顔。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在唐詩中,隻用了樂府古題的詩,都會被歸類于《樂府詩》。至于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無所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