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特發性手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嗎

特發性手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4 09:57:30

特發性手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嗎?來源:【中國科普網】科普時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衣曉峰 張可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特發性手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特發性手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嗎(手抖就是帕金森)1

特發性手震顫會轉化為帕金森嗎

來源:【中國科普網】

科普時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衣曉峰 張可欣

56歲的王先生幾年前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右手有一些輕微顫抖,但因為對生活起居影響不大,并未放在心上。後來發展到吃飯時拿不穩碗筷,夾不起菜;用杯子喝水時,經常灑得滿地都是;寫字、系紐扣時,手抖得幾乎停不下來;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與别人交流時,他連說話的聲音都會顫抖。這是怎麼回事呢?

手抖要當心特發性震顫

“王先生這種情況需要警惕一種錐體外系疾病——特發性震顫。”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會長、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謝春成教授介紹,特發性震顫也叫原發性震顫、家族性或良性特發性震顫,是比較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臨床上以雙上肢姿勢性或動作性顫動為主,也可伴有下肢、頭部、口面部或聲音的震顫。傳統觀點認為,特發性震顫是良性、家族遺傳性的單症狀性疾病,但目前專家發現,特發性震顫呈緩慢進展,可能是與家族遺傳相關的複雜性疾病,一般分為特發性震顫和特發性震顫疊加兩種類型,後者經常伴有串聯步态損害、輕度記憶力障礙,以及可疑的肌張力障礙性姿勢等。

謝春成介紹,特發性震顫傾向于在家族中流行,30%—50%患者的家族成員曾有過特發性震顫。有家族史的人,其發病年齡較早,大多數人在20歲前會露出苗頭,無家族史的人通常在40歲以後才會逐漸罹患該病。

謝春成介紹,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且震顫以手部最為常見,其次是頭部,極少的患者會有下肢震顫。如果顫抖起始于手部,通常多從第二、三、四指開始,早期很難察覺;之後逐漸波及到頭、軀幹、腿等部位,且在平舉、做精細動作時,容易誘發或加重。這種震顫大多呈現雙側對稱性,有時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饑餓時,其症狀更加顯著。如果“震源”發端于頭部,可使頭呈左右輕微擺動,并可能出現舌頭、聲音的顫抖。

腦電刺激有望按下休止符

臨床中,對特發性震顫患者可采取運動治療和藥物療法,前者常利用抗阻力訓練,包括俯卧撐、舉啞鈴和杠鈴等,其目的是鍛煉身體肌肉、預防肢體痙攣和關節僵直;其他運動方法則包括肌力訓練、手功能活動訓練、關節活動範圍訓練、姿勢訓練、平衡訓練等。同時,對于嚴重震顫患者,還可借助智能輔具,如使用防抖勺、震顫矯形器等,提高生活質量。

如果藥物沒有療效,臨床可給予丘腦深部電刺激(DBS)替代療法。謝春成介紹,DBS有幾大優勢。首先是其可逆、可調節,不毀損神經核團,隻是使其暫時處于電刺激狀态,以改善神經功能;其神經核團刺激的程度、範圍可通過設定腦深部電極的電流、電壓、頻率及電極位置等多個環節來調控,且可随病人具體狀況及時做出調整。

其次,DBS是可體驗的。手術植入電極後,可通過臨時刺激的方式,讓病人感受、體會、觀察,待身體适應後,再決定最終和最佳的電極植入位點。

再次,DBS是可持續發展的。該手術保留了正常腦組織及神經功能,為今後可能誕生的新療法創造了條件。

最後,DBS對雙側特發性震顫能做到雙管齊下、全部遏制,而傳統毀損雙側蒼白球或丘腦的術式,容易釀成嚴重的并發症。

有家族史的成員應進行基因診斷

謝春成介紹,特發性震顫發病年齡與預後沒有關系,而且再嚴重的震顫也不會導緻死亡,但部分病人在患病10—20年後會出現生活自理困難。為阻止或減緩特發性震顫的進程,謝春成建議患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看書、勤動腦,經常出去活動。部分特發性震顫患者存在明顯焦慮、抑郁、煩躁等心理障礙,需要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導,嚴重者可适當服用抗焦慮、抗抑郁藥物。

其次在飲食方面,可以多攝入有降壓、抗血脂、抗動脈硬化功效的食材,如橙子、蘋果、菠菜、芹菜、洋蔥等,這類果蔬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及膳食纖維,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特發性震顫的來襲;還要多吃五谷雜糧及豆制品、奶制品、瘦肉等,品種越豐富對身體越好;高脂肪、高熱量、高糖等食品要限制,同時避免吃辣椒、大蒜及海鮮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最後,适當的體育運動也必不可少。對于雙手抖動為主的患者,謝春成建議可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促進肢體協調,整個鍛煉過程以舒緩平和為好。平常還應提倡經常練習精細動作,如寫字、描紅、拿筷子、撿豆子、串珠子等。

謝春成提醒,由于30%—70%的特發性震顫患者均有家族史,多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因此當家族中首個病例被正式确診後,類似症狀的家庭成員應該接受家系調查、系譜分析和基因診斷,在明确診斷的前提下,采取積極的幹預措施,以避免缺陷患兒的出生。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