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廟會民間文化

廟會民間文化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6 06:39:44

廟會民間文化(漢族民間風俗之廟會)1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漢族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民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被廣大民衆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廟會就是這種生活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産生、存在和演變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内及其附近,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廟會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

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辭海》這樣解釋:“廟會亦稱‘廟市’。中國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經存在。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一般設在寺廟内或其附近,故稱‘廟會’。《北京風俗類征·市肆》引《妙香室叢話》:‘京師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貨雲 集,謂之廟會。’這一曆史上遺留下來的市集形式,解放後在有些地區仍被利用,對交流城鄉物資,滿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廟會的源泉在于遠古時期的宗廟社郊制度——祭祀。在遠古時期,祭祀是人們生活中一件經常而又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所以《左傳·成公十三年》 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意思是說祭祀和戰争一樣,都是國家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過程 中,人們聚集在一起,集體開展一些活動,如進獻供品、演奏音樂、舉行儀式等,這種為祭祀神靈而産生的集會可以看作是後世民間廟會的雛形。實際上,從“廟會”兩個漢字本身也可以看出這點,“廟”最初就是指供奉神靈尤其是祖先神靈的建築。

廟會,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内及其附近。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古代,“日中為市”,進行集市貿易。至南北朝時,統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廟,菩薩誕辰、佛像開光之類盛會乃應運而生,商販為供應遊人信徒,百貨雲集,遂成廟市。北宋時開封大相國寺廟會極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女詞人李清照曾與其夫趙明誠相偕至廟會!

最初的廟會起源于遠古時代的宗廟社郊制度。為了求得祖先及神靈的保佑,先民們選擇了在宮殿或房舍裡通過供奉與祭祀的方式,與之進行對話。每逢祭祀之日,為渲染氣氛,人們還會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戲,也稱廟會戲,廟會便由此形成。與其它民俗一樣,廟會是社會發展的産物,而随着社會的發展能夠體現出時代的色彩。在秦代時期,廟會的内容仍然單一而穩定,即祭祀祖先與神靈。在西漢時期,道教開始初步形成。廟會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響,内容開始出現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種習俗也開始初步形成。如《西京雜記》一書中,描述了當時的祠廟祭祀習俗:“漢制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醞,太牢”、“京師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禦史二千石,禱祠如求雨法”。書中京師是指長安一地,從中可以管窺中原地區廟會文化的基本内容。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争,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 等。佛道二教競争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衆。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衆的娛樂内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 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鹜,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随喜添趣。為了争取群衆,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 年)遷都洛陽後,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即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衆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兩晉時期,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使得原本較為興盛的儒教開始衰落。飽經戰亂和欺壓的百姓,與政治遭受壓抑的名士紛紛皈依佛教或道教。而佛教又有了水路傳經,随着理論的相關深化,佛道二教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并開始系統化。在南北朝時各自都已站穩腳根。

六朝以後,佛教寺院,道教宮觀日漸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觀的廟會也就逐漸興盛了起來。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夕,洛陽城内各寺院都将千餘尊佛像送至景明寺。沿途寶蓋幡幢,音樂百戲,諸般雜耍,非常熱鬧。

到唐宋時期,兩教均達到了全盛時期,對社會産生了空前的影響。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出現了,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戒、水陸道場等等。其後在宗教儀式上慢慢加了娛樂内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吸引了信衆,更讓其他非信徒願意參觀。

佛教文化出現空前的大影響,甚至成為統治階級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佛教廟寺林立,石窟大興,佛事盛行,崇佛成為民間信仰的主流,佛事滲入廟會,使廟會文化呈現出更大的宗教特征。

元朝以喇嘛教為國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壓,佛道之間矛盾激化并引發辯論,行像之風開始衰落。

明代時期,許多廟會已經開始向市集的性質上轉變。大多數是遊玩觀光或購買商品,真正進行祭祀或拜谒的人并不多。

到了清代,廟會已經分為所謂的“多内涵型廟會”與“迎神賽會”。前者在宗教、娛神的同時有遊樂等活動,而後者則是把神像擡出廟外巡行,是沒有集市但有表演的廟會,如北京妙峰山廟會。同時也有部分地方無廟有市而也稱廟會,如北京著名的廠甸廟會,這些也統稱之為廟會。

廟會民間文化(漢族民間風俗之廟會)2

廟會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内就有數天,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的。比如清末民初的會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廟,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護國寺。再加上正月初一開廟的東嶽廟和大鐘寺(一般開廟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廟,十七、十八的白雲觀,三月初三的蟠桃宮等等。各類廟會幾乎天天有,有時一天還不隻一處,所以說北京又是廟會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廟會詳盡地統計起來實在是不太容易。

廟會的慶祝時間最初是在舉行各種宗教節日(佛道二教為主)慶典時,後來發展為某些固定日期,現代舉辦時間則多為春節、元宵節等節日

民間的廟會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即在經濟技術方面是百貨交易;在社會組織方面是“社”或“會”;在意識形成方面是禮神娛神。這便是我國廟會能夠長期傳承的經濟基礎和民俗慣制。

廟會是把寺廟的節日變成了地方性的節日,把宗教的節日變成了世俗的節日。所以,那些獨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動、非宗教性 的娛樂休息活動及集市活動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廟會。因此,與其說廟會是宗教活動倒不如說廟會是地方性民衆節日活動,更能準确地反映廟會的本質屬性。所以說準确地講這種多内涵型廟會可稱為節日型廟會。

廟會還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活動,關系到宗教信仰、商業民俗、文藝娛樂等諸多方面。這是由各地的曆史地理物質條件、民俗傳統和人們的審美标準決定的。各地的廟會又各有其特點,在幾個方面各有所側重,這就形成了各種廟會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别表現了當時當地條件下人們認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随着時代變化,古老的廟會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廟會之時洽談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廟會最主要的特色。内容有舞獅、傳統民族花會、現代舞、民俗人物造型、傳統商業“幌子”展、民間手工藝展、特價商市和曲藝、武術、雜技專場等。廟會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有鮮明的傳統民族特色。

在各地廟會上,有不少地方特色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在白雲觀廟門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 認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災、延年益壽,于是競相觸摸;窩風橋下的橋洞裡吊着一枚大銅錢,銅錢孔中有一隻小銅鐘,上書“鐘響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 硬币投中銅鐘,就能心想事成,這兩項是廟會上最熱鬧的活動。

廟會風俗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着密切的關系,往往需要舉行祭神儀式。例如“行像”活動。“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 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 蓋幡幢等随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并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于記載。

廟會一開,八方來拜,敬神上香,祈願還家。這是圍繞“廟”和"會"祭之神而展開的活動,是傳統廟會的主題。其中帶有巫術意味的祈子活動,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這是由中國農業社會的性質決定的。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人們的生存環境基本上沒有發生改變,子孫後代的繁衍成為千百年來的頭等大事。所以,祈子這種遠古的巫術形式,便會附着于各種集會形式展現出來。這方面比較典型的廟會有河南淮陽的人祖廟會、天津的媽祖(天後宮)廟會、山西平遙的雙林寺廟會、北京的妙峰山和白雲觀走會等。

淮陽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廟會可以說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術意味的廟會了。淮陽城北的人祖廟,是傳說中埋藏太昊和伏羲頭骨的地方,因此也稱太昊陵。 每年的農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人祖廟會,其主要活動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婦女,都要在廟會期間掏象征生育之門的“子孫 窯”,并買回一些當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這些用黃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異的“人面猴”,當地人稱為“人祖猴”,也有各種怪異有趣的動 物玩具如兜肚猴、猴頭燕、雙頭虎、牛、豬、馬、羊等。婦女們除了用它們供祭人祖外,還将它們拿回家給孩子們當玩具。

與國外熱舞加遊行的狂歡節相比,中國人的廟會更具地域民族特色。

廟會民間文化(漢族民間風俗之廟會)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