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藝術的遺産極其豐富并且輝煌。傳統藝術繪畫、書法、音樂、戲劇等等,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财富。嘉興文化中,有很多的曆史名人、飲食文化、傳統戲劇藝術、名勝古迹等等。一起來看下傳統的戲劇藝術:海鹽牌子。
海鹽牌子又稱“堂名”,是坐着唱的戲曲請唱班,屬曲藝叙唱類中的戲曲說唱。
“海鹽牌子”始于明代,盛于清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在抗戰前(1937年),其曲調以唱昆曲、徽調為主,後因京劇的盛行而改唱京劇曲調。但不是以歌舞表演故事,而是突出聲腔藝術,具有曲藝的風格和特點。流行于浙北地區的嘉興、海鹽、平湖、海甯等地及蘇南一帶,活動于城鎮鄉村,為民衆辦喜事、做生日、兒孫滿月、造屋上梁、祝壽慶誕、廟會、宴請時慶賀助興。
“海鹽牌子”多為4——8人為一台,演唱者不裝扮劇中人物,着生活服裝,以男角居多,也有男女混合班。海鹽縣沈蕩鎮許順觀的“新鳳堂”就是男女混合班,演唱時,藝人圍坐在奏台兩邊,各人手中執一種或數種樂器,自奏自唱。主要演唱的劇目有《徐策跑城》、《甘露寺》、《投軍列窯》、《紅鬃烈馬》等,多數為一人一角,有時也一人兼演數角色。
據《海鹽縣志》記載,1949年前,海鹽縣有“海鹽牌子”10餘班,沈蕩鎮許順觀的新風堂和澉浦楊氏的四知堂最為有名。至今,“牌子”仍活動于城鄉民間,受到民衆的歡迎。
海鹽牌子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你可能會喜歡:
廣東傳統節日大搜羅
淺談廣西民歌特點與風格
南京曆史文化景點,南京名景
具有曆史意義的徐州漢兵馬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