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校園,充滿了歡歌笑語,也有離愁别緒。高考過後,高三學子走出校園。從網絡、周邊的校園,不時可以看到:有的學生在高考後“撕書”、随地丢棄生活垃圾、損壞公用設施.......以此作為發洩、“慶祝”。盡管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隻是個别畢業生的少數行為,但在網絡空間“放大鏡”、“擴音器”效應下,影響着學校和學生的形象,也給低年級的學生帶來了負面示範作用。
為了使每位學生在離别前,給校園留下美好背影,給人生畫上完美的句号,做好“離校課程”的頂層設計,引導學生有意義地走出校園、走向社會,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嘗試了以下幾個做法。
發起倡議,傳遞文明的力量
離别,是為了更好的相遇。高中生涯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若幹年後,曆曆在目的是勤奮學習、揮汗如雨的酣暢,是教室窗前老師晚歸的背影,是同學間深厚的情誼,是食堂裡撲鼻的美味,是校園青草的芬芳···
在離校前,給每位學生發出倡議書,提倡文明離校,拒絕庸俗、拒絕粗暴的發洩,引導學生留給母校、留給學弟學妹們一個美好的背影。
贈予筆記,傳播智慧的方法高考結束,組織全體畢業生再次整理書籍、筆記、錯題本,鼓勵學生挑選出三年來最滿意、最驕傲的筆記、書籍等,寫上姓名和寄語,陳列于學生閱覽室,以供有需要的學弟學妹取閱。
受贈筆記最受歡迎的學生,将被授予“年度最佳學長”。這種學習心得的傳遞,既是智慧的傳遞,也是優秀學習方法的傳承,對學弟學妹的影響深遠。
整理教室,展示勞動育的成果離校前的勞動教育,是整理教室和寝室。每位學生自願領取勞動任務,有掃地、拖地、書櫃清理、牆面刷新、桌椅修理、教室美化、圖書角布置等。以勞動換取美好的生活,讓美好在校園裡一代一代地傳遞。
畢業典禮,收獲感動瞬間
《小王子》裡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畢業了!三年的光陰,日月輪回,鬥轉星移。在畢業典禮上一起回首過去的一千多個日子裡感動的、有趣的、難忘的、痛苦的、幸福的、開心的、難過的一個個瞬間,在時光的年輪裡找到自己成長的足迹。
總結過去,是對自己最好的鼓勵;總結過去,是對未來最好的開啟;總結過去,是對初心的再一次回眸。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儀式感,它是一種敬畏,一種美好,一種精緻,一種态度。讓每一位學生從平凡的生活裡收獲獨一無二的感動,學會感恩,學會生活。
學習憲法,過成人門,争做合格公民畢業、成人,意味着責任與擔當。在離開校園,正式走向成人之際,給每位學生贈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讀本。讓他們明白法律賦予的義務和責任,帶着師長的教誨和同伴的祝福,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教育學生文明離校,上好高中階段的最後一課。文明離校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隐性教育,像一雙隐形的翅膀,将帶他們飛得更高、更遠。終其一生,高中必将成為他們一輩子難忘的記憶,母校的名字将是镌刻在他們身上無法抹去的标簽,是他們安身立命的重要無形資産,是他們一生中最閃亮的青春底色。
來 源:株洲市第三中學
通訊員:肖 靜
編 輯:劉 姗
審 核:匡志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